世界上下五千年(无障碍阅读学生版修订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汉穆拉比法典》 1901年,在伊朗一个叫苏萨的古城旧址,来了一 支法国的考古队。他们在遗址四周仔细地探察着。一 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上面有一些浮雕, 只可惜是一块断石。几天以后,考古队员又发现两块 断石,他们把三块石头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形 的石柱。石柱上部刻着两个人的浮雕:一个坐着,右 手握着一根短棍;另一个站着,双手打拱,好像在朝 拜。石柱的下部刻着像箭头或钉头那样的文字。考古 学家经辨认发现,这无意中发现的石柱上的文字,就 是失踪千年之久的《汉穆拉比法典》!石柱由三块黑 色玄武岩合成,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 长1.9米。它上部的浮雕描绘的是汉穆拉比王站在太 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下面是用楔形 文字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楔形文字是垂直书写 的。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的中央。“巴比伦” 一词本是“神之门”的意思。这里是西亚的交通要冲 ,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约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 为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王, 他勤于朝政,注重发展经济,调整国内各阶层的利益 。他在位数十年,把古巴比伦变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 汉穆拉比还十分关心国家的法律问题,为此每天 都要处理许多案件。很多人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 拿来跟国王申诉,各种案件多到让他无法应付。是否 应该制定一部有效的法典来治理国家呢?汉穆拉比仔 细思索了许多日子。 汉穆拉比让大臣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 ,再加上当时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法,编成了一部法 典。那时没有纸张和书籍,为了方便人们阅读和参考 ,他命人把法典刻在一根石柱上。 《汉穆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正文共有282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租 佃关系,损害赔偿,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以及 买卖奴隶等内容。刻在石柱上的法典共52栏近4000行 ,约8000字。石柱被挖掘出来的时候,正面7栏(35 条)已经损坏,其余的基本完整。上面的字迹非常优 美,是一种只有王室才使用的楔形字体。 《汉穆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情况。在古巴比伦社会中,除了奴隶主和奴隶,还有 自由民。这部法典的很多条文是用来处理自由民的内 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 。比如,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 ,作为赔偿,对方也要被打瞎一只眼睛;被人打断了 腿,也要把对方的腿打断;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 对方的牙齿。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房屋倒塌,压 死了房主的儿子,那么建造这所房子的人得拿自己的 儿子抵命。 《汉穆拉比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