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国:唐诗中的家风家训

唐诗中国:唐诗中的家风家训
作者: 王士祥|责编:张琰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4.85
折扣购买: 唐诗中国:唐诗中的家风家训
ISBN: 9787571113612

作者简介

王士祥,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先后出版著作13部,包括《名人妙对》《唐诗趣谈》《从小学到大学:必背经典古诗词》等。曾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年度社科人物、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内容简介

居高声远非秋风 ——虞世南家族 虞世南是初唐名臣, 被李世民称为“当代名臣 ,人伦准的”。李世民曾 经称赞虞世南有五绝:“ 一日德行,二日忠直,三 日博学,四日文辞,五日 书翰。”①虞世南是如何 赢得李世民赞赏的呢?这 和他的家族文化有什么关 系吗?下面我就从他的一 首咏蝉诗人手来分析: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 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 秋风。②这首诗的题目为 《蝉》,是虞世南跟着顾 野王读书的时候写的。从 《旧唐书·虞世南传》可 知,虞世南与哥哥虞世基 小时候曾跟着顾野王读书 十多年。一次,顾野王听 到树上有知了在呜叫,就 让虞世南根据此情此景写 一首咏蝉诗。虞世南奉师 命稍作思考,便念出了上 面的诗句。别看这首诗字 不多,但气象很足。就凭 这首诗,顾野王断定,虞 世南前途不可限量。 不就是一首诗吗?顾 野王为什么对虞世南评价 如此之高呢?我们经常说 ,文学就是人学,有的时 候就是几句话,其中所表 现出的境界和气度却能预 示作者的一生。古人是很 相信这一点的。这首诗寥 寥二十个字,诗人的格局 与气度全在其中了。首句 的“矮”是古代官员系在下 巴下面帽带下垂的部分, 这里是把蝉的两根触须比 成了下垂的帽带,我们可 以说指代官帽。第一句就 定位了这不是一只普通的 蝉。它的不普通还表现在 “饮清露”上,显得它生性 高洁。第二句写蝉趴在高 高的桐树上,悦耳动听的 声音传得很远。一般人认 为,蝉声之所以传得远是 因为秋风,可虞世南却有 不同的认识,他认为声传 得远是因为蝉趴的位置高 ,而不是一味地凭借外力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虞 世南的自信和从容不迫的 风度气韵。后来,果然如 顾野王所言,虞世南在仕 途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多次受到李世民的称赞, 甚至虞世南死后李世民还 “哭之甚痛”。 仔细阅读《隋书·虞世 基传》和《旧唐书·虞世 南传》,我们不难发现虞 世南家的文化特征,比如 学有高才的好学精神、孝 亲尊长的家庭传统等。虽 然史书中没有直言这就是 家风家训,但这些文化特 征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才高曾被比潘陆 唐朝之前,不是每一 个人都有学习机会的,所 以有“学在官府”的说法。 意思是说,当时能够读书 学习的,基本都是官家子 弟。一来是普通人家没有 读书的经费,有点钱还想 顾住嘴保证肚子少挨饿呢 ;二来是当时政府办的学 校对生源有身份要求,家 里必须是当官的。比如《 新唐书·选举志》中有六 学,其中就有太学,这个 机构的学生构成如何呢? “生五百人,以五品以上 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若 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 有封之子为之”①。 好在虞世南家里有点 背景,“祖检,梁始兴王 谘议,父荔,陈太子中庶 子,俱有重名”②,看来 绝对够读书认字的条件。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 高”,当父亲的把虞世基 和虞世南送到了顾野王那 里读书。顾野王是当时的 大学问家,《陈书·顾野 王传》中说: 野王幼好学。七岁, 读《五经》,略知大旨。 九岁能属文,尝制《日赋 》,领军朱异见而奇之。 年十二,随父之建安,撰 《建安地记》二篇。长而 遍观经史,精记嘿识,天 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 奇字,无所不通。③ 顾野王是个神童,七 岁能读通儒家典籍,而且 是个“无所不通”的学神。 能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 绝对是虞氏兄弟的造化, 所以二人都取得了“博学 有高才”的成绩。南朝陈 重臣、一代文宗徐陵很看 重虞氏兄弟。徐陵编过《 玉台新咏》,“国家有大 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 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 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 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 夷,家藏其本”④,徐陵 的文章一出来,马上就会 “上头条”,被大家争先恐 后“点赞”“收藏”。在当时 ,哪位文人能被徐陵看上 ,一定有非一般的才学。 但是虞世基有性格, 当徐陵向他示好想约他聊 聊交个朋友时,虞世基没 有放在心上,“世基不往” 。这要换作一般人,肯定 就结下梁子了:“我这身 份主动提出想和你认识, 你还拿起架子了?”可是 徐陵是真的喜欢虞世基, 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一 直在找机会弥补没有见到 虞世基的遗憾。 P1-3 本书是“唐诗中国”丛书第三本,由唐诗切入,诗、史结合,分析唐朝历史上十二个家族的家风家训,给读者以借鉴,利于当下的家庭文化建设。唐诗作为一种载体,可以记述家风家训,也可以反映人物特征、经历和家族文化。作者从唐诗和史料中提炼出每个成功家族的传承,梳理出家风家训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众多资料中找出可领人借鉴的家风家训丰富当今的家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