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第8版)

亲密关系(第8版)
作者: [美]罗兰·米勒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99.80
折扣购买: 亲密关系(第8版)
ISBN: 9787115630216

作者简介

罗兰·米勒(Rowland S. Miller)是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的杰出心理学教授。他教授亲密关系课程已有 30 余年,并获得了国际人际关系研究协会颁发的 2008 年教学奖(主要是因为《亲密关系》一书的重要贡献)。他还被 the Minnie Stevens Piper 基金会评为得克萨斯州最杰出的大学教师之一,该基金会授予他 2016 年 Piper 教授称号。他是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会员,国际心理学荣誉协会(Psi Chi)和美国心理学协会(APA)颁发的 Edwin Newman 杰出研究奖获得者。米勒父母的幸福婚姻一直持续了 73 年,他也想和他贤惠的妻子卡洛琳能同样长久地在一起。这张照片是他和另一个他最喜欢的伙伴福斯特熊的合影(它还算不上米勒最好的朋友,但如果哪天表现好一点倒也有可能)。

内容简介

专栏 3.1 数字距离——几乎所有人都在一两下点击的距离之内 空间上的临近很重要,但我们在网络上也可以与他人有惊人的联系,在那里我们能遇到通过其他方式不会遇到的潜在伴侣(Hamilton, 2016)。“今天,如果你有一部智能手机,你的口袋里就像装着一家天天不打烊的单身酒吧”(Ansari, 2015, p.42)。现在,在约会应用程序或网站、脸书、聊天室、在线社区、多人游戏及其他在线场所开始网上恋情已是司空见惯。网上相遇现在已是异性恋伴侣开始交往的第二常见方式(排在朋友介绍之后),更是同性恋者相互认识的最常见的方式;如今约有四分之一(23%)的异性恋伴侣和大多数同性恋伴侣(61%) 是 在 网 上 相 识 的(Rosenfeld & Thomas, 2012)。80% 尝试过约会 app 和网站的人认为这是“结识朋友的好途径”(Smith, 2016),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我们在网上能很容易地接触到他人,当我们积极地寻找他人时,期望通常都很高。但人们在约会 app 和交友网站上的体验结果可能令人失望,原因有几个。首先,大多数用户会遇到许多模棱两可的拒绝。他们“点赞”示好他人却没有引起对方的兴趣。这意味着什么?是否潜在的伴侣仔细考虑过你,并发现你不值得交往?或者他们只是在忙其他事情,没有意识到你的兴趣?不管哪一种情况,用户都会开始怀疑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脸和身材的满意度往往低于那些非用户(Strübel & Petrie, 2016)。其次,可供选择的伴侣比表面看起来要少;为了让其网页更打动人,交友网站可能并不急于删除前会员不再活跃的主页。据 2010 年的一项调查估计,在某婚恋网站可浏览的个人主页中只有 7% 的人属于仍在寻找伴侣的人(Slater, 2013)。而且(表面上)大量的选择未必有利于关系的成功。成百上千的个人主页让人不堪重负,因而人们变得漫不经心,对自己的选择也不再那么严格,例如想追求那些特别有吸引力的人,即使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共同点(Kreager et al., 2014)。由于被众多选择分散了注意力, 他们也不太可能对任何一个伴侣做出承诺;大多数用户(53%)同时与多个人约会过(“Online Dating Statistics”, 2017)。最后,虽然交友网站声称能为会员找到特别完美的伴侣,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兑现这种承诺;情侣间独特的匹配性非常复杂,在两个人真正见面之前很难预测(Finkel et al., 2012)。 尽管如此,现在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婚姻始于网上相遇。(只有 45% 的网恋发生在交友网站上;大多数网恋发生在其他地方)。关于网恋长期结果的数据喜忧参半 :与线下开始的伴侣关系相比,网上开始的伴侣关系有时持续的时间更长(Cacioppo et al., 2013),有时又更短(Paul, 2014)。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科技会影响人际关系,而且没有比网上约会和择偶的出现更具戏剧性的例子了。网络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这是以前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可能做到的(Potarca, 2017),在某些方面,“互联网或许正在改变婚姻本身的动态与结果”(Cacioppo et al., 2013, p.10135)。 将爱情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百科全书式专著,全景式呈现了亲密关系的画卷。读完《亲密关系》,你将对人际吸引、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沟通、性爱、依恋、择偶、妒忌、出轨、冲突、暴力等亲密关系主题形成全新的认识。 一部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亲密关系指南,读者口口相传。米勒教授的《亲密关系》自中文简体版翻译出版以来累计销售愈百万册,豆瓣数万名读者评分9.3分,上万条书评。 与时俱进,《亲密关系》第8版,新增了近几年来发表的数百项新研究,增加了低头症、虚拟现实等与时俱进的主题,大幅拓展了对先前版本已有主题的讨论,展现了关系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进展。 科学性与权威性。作者深耕亲密关系领域30余年,且因该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获得多个奖项。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审校并作序推荐,津巴多、朱虹、陈海贤等专家诚挚推荐。 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每个主题下都提供了具有坚实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典型的案例分析以及有效的关系应对策略,既揭示了亲密关系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也提供了实用技巧和具体操作指南。 兼具理性和人文关怀,可读性强。将硬核的科学知识用细腻、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仿佛有人在幕后为你低声诵读,给你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