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1963年初版本)

酒徒(1963年初版本)
作者: 刘以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酒徒(1963年初版本)
ISBN: 9787020183197

作者简介

刘以鬯(1918—2018) 中国香港著名作家、编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会长。 原名刘同绎,字昌年。1918年12月7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194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哲学)毕业。曾在重庆、上海、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等地任报纸副刊编辑,1948年底定居香港。先后任《香港时报》副刊(《浅水湾》《快活谷》)编辑、《快报》副刊(《快活林》《快趣》)主编、《星岛晚报·大会堂》主编、《香港文学》主编。荣获香港特区政府荣誉勋章、铜紫荆星章,香港艺术发展局“杰出艺术贡献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6月8日于香港逝世。 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酒徒》《对倒》《岛与半岛》《寺内》《打错了》等文学作品逾四十种,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微型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屡获奖项,入选海内外多种选本、鉴赏辞典和大学教材,被译为英、法、意、荷、日、韩等多国语言。一些小说如《酒徒》《对倒》《私恋》等被改编搬上银幕。

内容简介

生锈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推开窗,雨滴在窗外的树枝上霎眼。雨,似舞蹈者的脚步,从叶瓣上滑落。扭开收音机,忽然传来上帝的声音。我知道我应该出去走走了。然后是一个穿着白衣的仆欧端酒来,我看到一对亮晶晶的眸子。(这是“四毫小说”的好题材,我想。最好将她写成黄飞鸿的情妇,在皇后道的摩天大楼上施个“倒卷帘”,偷看女秘书坐在黄飞鸿的大腿上。)思想又在烟圈里捉迷藏。烟圈随风而逝。屋角的空间,放着一瓶忧郁和一方块空气。两杯拔兰地中间,开始了藕丝的缠。时间是永远不会疲惫的,长针追求短针于无望中。幸福犹如流浪者,徘徊于方程式的“等号”后边。 音符以步兵的姿态进入耳朵。固体的笑,在昨天的黄昏出现,以及现在。谎言是白色的,因为它是谎言。内在的忧郁等于脸上的喜悦。喜悦与忧郁不像是两样东西。 ——伏特加,她说。 ——为什么要换那样烈性的酒?我问。 ——想醉倒固体的笑,她答。 我向仆欧要了两杯伏特加。(这个女人有一个长醉不醒的胃,和我一样。) 眼睛开始旅行于光之图案中,哲学家的探险也无法从人体的内部找到宝藏。音符又以步兵的姿态进入耳朵:“烟入汝眼”,黑人的嗓音有着磁性的魅力。如果占士甸还活着,他会放弃赛车而跳扭腰舞吗? ——常常独自走来喝酒?她问。 ——是的。 ——想忘掉痛苦的记忆? ——想忘掉记忆中的喜悦。 固体的笑犹如冰块一般,在酒杯里游泳。不必想象,她在嘲笑我的稚嫩了。 猎者未必全是勇敢的,尤其是在霓虹丛林中,秋千架上的纯白,早已变成珍品。 一杯。两杯。三杯。四杯。五杯。 我醉了。脑子里只有固体的笑。 ★香港文学一代宗师、王家卫的文学老师刘以鬯先生经典杰作。 ★首次引进1963年初版本。 ★衔接五四文学神韵,开香港文学现代主义之先河。 ★被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小说”,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一本关于小说的小说,满篇金句,永不褪色的惊艳感。 ★2004年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2046》,2011年由香港导演黄国兆拍摄成电影《酒徒》。 ★本书为简注本,增补地名、人名、译名、作品名等注释70余条,扫除因语言习惯和时代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 ★收录相关评论文章以方便研究。 ★配有刘以鬯先生珍贵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