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骚(精)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三岛由纪夫(1925-1970),*本小说家、剧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九四九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自白》,文坛地位确立。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写完《丰饶之海》第四部《天人五衰》后**。一生创作四十部中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和十八部剧本集。主要著作还有《禁色》《潮骚》《近代能乐集》《金阁寺》和《萨德侯爵夫人》。
内容简介
歌岛,是个周长不足四公里、人口一千四百人的小岛 。歌岛*美的风景有两处,面朝西北修的八代神社是其中 一处,坐落在岛子*高处。 该岛位于伊势湾湾口,整个伊势湾海域从这里可以一 览无余。知多半岛在正北方几乎近在眼前,渥美半岛从东 向北延伸,西面则隐约可见从宇治山田一路延伸到津市乃 至四*市市的海岸线。 顺着石头阶梯拾级而上爬过二百级,来到一对石狮子 护卫的牌坊。那里,回首远望,那一派远景环抱的伊势海 湾尽收眼底,宛若远古的伊势海景。这里本有棵“牌坊松 ”,枝*交错构成牌坊形状,刚好将风景镶嵌进“画框” ,不过几年前已经枯死。 松树还不太绿,而海岸附近海面被春天的海藻染得通 红。来自西北的季风不断从津市港口吹来,在此处欣赏美 景难免让人感到几分寒意。 八代神社供奉着海神。对海神这种信仰从渔民们生活 中自然产生,他们总是祈求海上风平浪静,倘遭难获救, 他们则把向这所神社奉纳香资视为头等大事。 八代神社有珍宝六十六面铜镜。既有八世纪的葡萄镜 ,又有中国六朝时代的古镜复制品,后者在*本仅有十五 六面。宝镜背面雕刻的鹿或松鼠之类是远古从波斯森林中 历经水旱两路万里迢迢长途跋涉穿过半个地球,代代繁衍 至今定居在该岛上的物种。 另一风景*美之处是岛上东山山顶附近的灯塔。 灯塔矗立于断崖之上,下面伊良湖航道上的海流涛声 不*于耳。连接伊势海域和太平洋的狭窄海口,在有风浪 之*会卷起不少旋涡。航道东边,渥美半岛**近在眼前 ;在一片乱石横躺竖卧的荒凉海滩上,矗立着伊良湖海角 的小小无人灯塔。 从歌岛灯塔向东南方向嘹望,可望见太平洋的一部分 ;越过东北方向的渥美湾再往远看,在西风强劲的破晓, 有时在群山的远处可以望见富士山峰。 进出名古屋港、四*市港的海轮,穿行于伊势湾内和 外海里散在的无数渔船之间通过伊良湖航道时,灯塔观察 人员可马上在望远镜中看清轮船的名号。 三井船舶公司的货船、一千九百吨位的“十胜丸”号 进了望远镜视野,可以看得到两名身穿淡蓝色工装的船员 一边踏步一边交谈。不一会,又看到英国轮船“塔利斯曼 ”号进港,船员在上甲板玩套圈的身影虽小但看得很清楚 。 灯塔观察人员正在值班室办公桌前将船名、信号电码 和通过时间、方向记入船舶通过报表的本子上,并将其编 成电文发往有关方面。这样,在港口的货主即可及早做好 卸货准备。 一到下午,落*被东山遮挡,灯塔周围昏暗起来。老 鹰在明亮的大海上空翱翔,它在高空俨然要验证一下翅膀 的力量,轮番鼓动两翼,刚要下降却突然在空中后退,然 后借气流变为滑翔状态。 将近*暮时分,一位青年渔民手中提着一条很大的比 目鱼,急匆匆地从村里上了去灯塔的上坡路。他前年才从 《潮骚》于1954年问世,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获**届新潮社文学奖。 小说贯穿了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思想,将人物的生活、劳动、思想、感情镶嵌在大海的自然画框里,创造了一种自然美的独特魅力。这种美——生、活力和健康,通过三岛由纪夫的妙笔,出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评价说:“三岛由纪夫的三部杰作中,如果说《假面的告白》是黑色的、《金阁寺》是红色的,那么《潮骚》就是透明的。《潮骚》这样洋溢着幸福的书,作家在其写作生涯中只能写出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