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研究
ISBN: 9787568075862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4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4项,世界银行项目1项;参与编写国家精品课程统编教材1部,公开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出版专著10余部;获武汉市2015年度“黄鹤英才(社会工作)计划人选;主讲《家庭社工作》课程2020年获首批线上线下一流课程;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全面脱贫目标完成后,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我国推进脱贫攻坚的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十三五”时期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 脱贫攻坚任务目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治理贫困工作的结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其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 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重点要抓好产业、人才、规划、组织、政策等“五个衔接”,其中人才是关键。本书立足于湖北省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的宝贵实践经验,加以提炼总结,围绕“谁来振兴乡村”,如何打造一支带动乡村振兴的骨干队伍,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项目通过对参与其中的35名乡村致富带头人在能力建设、创业资金和本地乡村创业者交流平台搭建三个方面的支持,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水平。个人致富的同时,这些致富带头人在当地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都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 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出资,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承接,由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和天门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天门市扶贫办)双方合作执行实施。2019年,结合天门市精准扶贫规划,项目首先在当地119个贫困村物色100名优秀的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并为其提供乡村振兴和创业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选出60位具备带动其他小农户意愿和能力的返乡致富带头人,对他们进一步提供商业开发、项目方案书撰写、企业家精神和路演技巧等一系列培训。*终通过路演和项目评审遴选出35位优秀的致富带头人。 针对这35位致富带头人在创业能力、生产技术、融资、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项目不仅为每位创业者提供发展基金,还进行了关于创业管理能力建设、农业产业管理等有针对性的培训,并提供创业资金以及销售活动支持,搭建交流平台。*终助力这35位具备企业家精神的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提高了生产质量,增加了融资支持,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当地就业。这批致富带头人中,有的成长为年产值千万元的养殖大户,亦有累计服务了万余农户的农业植保服务合作社女企业家。 本书通过归纳总结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的典型案例及其具体经验,探索构建政、企、社、学合作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天门模式”,并探讨这一模式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主题中加以提炼和推广的可能。 “天门模式”以及其他不少地方的实践证明,乡村致富带头人活跃于农村各领域,是承接、用好向农村注入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性资源的主要载体。能充分发掘运用好乡村致富带头人的资源,就抓住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牛鼻子”。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思想开放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其在当地农村农业发展中的 “领头雁”作用,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内 1.研究视角。研究将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聚集于“生产经营型”这一致富带头人群体,将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要素作为研究起点,进而探索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要素建设的需求,为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要素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新视角。2.研究内容。研究立足于湖北省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的宝贵实践经验,围绕“谁来振兴乡村”,如何打造一支带动乡村振兴的骨干队伍,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对参与其中的35名乡村致富带头人在能力建设、创业资金和本地乡村创业者交流平台搭建三个方面的支持,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水平。3研究模式。研究提出“政企社学”四位一体的多元合作模式,为乡村致富带头人提供综合能力建设支持。其中政府提供政策和行政资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予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社会组织关注乡村致富带头人发展需要,学术界提供理论支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助力创新开拓,推动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