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的展览传播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关于“博物馆新知” “博物馆新知”并不是博物馆学的补充内容,而是 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它跳出了单纯博物馆展览设计的 研究领域,以“博物馆展览产业”和“展览工业”为研 究对象,逐渐建构起来中国博物馆展览产业的理论体系 ;既可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又能为建构中国当代博物 馆新模式打好基础。 融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带给我们的震撼,绝不仅是 技术层面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行为习惯和人类认 知方式……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把线上线下 的博物馆展览看成是中国博物馆知识文化输出的重要载 体和渠道。在“博物馆新知”中,我们认为博物馆展览 不再是博物馆学和学术研究的简单“衍生品”,而是相 对独立的研究范畴,它涉及设计学、社会学、经济学、 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广告学、统计学……甚至算 法算力等多种专业学科。随着行业规模扩大,“博物馆 新知”涵盖的文化和商业模式越来越复杂,相关专业领 域还在持续成长! 更直观地说,这一轮技术革命,必将把博物馆的各 种展览项目全部纳入“展览工业”或“博物馆展览产业 链”中来处理。任何展览的主题确定、内容选择、空间 落位、展示方式、艺术形式、数字技术,甚至管理结构 和物资人员组织等都有相对确定的规范惯例可循。这样 一来,所有的博物馆展览都会被作为“大型文化产品” 来实现。还得说明,“展览工业”和“展览产业链”并 不意味着忽视个性、只追求效率和规模。恰恰相反,那 些在内容、编排、形式或制作上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完 全可以被嵌入这个巨大的“产业链”。几乎所有博物馆 展览都有自己特殊的主题内容和艺术设计要求,只要在 顶层设计中充分协调各方资源和产业链即可。一般而言 ,越是产业级的技术平台越利于提高效率和提升品质( 如艺术表现力和工艺精细等)。 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体系和工作过程,正是“博物馆 新知”的研究领域。 “融媒体”“展览”和“传播” “融媒体时代的展览传播”,这个标题是我和人民 文博的董事长王卓见女士共同确定的。既然我们把博物 馆展览看作成长强劲的产业领域,那么在初期研究中, 便不得不先借用各相关领域的既有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在本书中,我们把博物馆产业的理论放在“传播”视 角下来分析,因为我们认为,无论是传统的博物馆展览 方式,还是日渐流行的云上展、线上展方式,本质上都 是博物馆知识和价值观念的“传播”。 常见的媒体形式有: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 机。“融媒体”指的是这五种媒体形式的全面融合。但 “融媒体”这个词后来不再流行,因为人们发现,第五 种媒体“手机”几乎已经“吃掉”了其他媒体形式,前 四种媒体的内容几乎都能在手机上呈现,并且它们传播 信息的效率、效果、互动性都远不及手机。有意思的是 ,无论是线下展览还是线上展览,都能容纳这五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