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全三册)

神曲(全三册)
作者: (意) 但丁·阿利格耶里
出版社: 海南
原售价: 266.00
折扣价: 172.90
折扣购买: 神曲(全三册)
ISBN: 9787573002358

作者简介

但丁·阿利格耶里(Dante Alighieri,1265—1321) 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历时十余年完成代表作《神曲》,并在诗中使用了根据民歌格律自创的三韵体,旨在歌颂上帝及三位一体。整个《神曲》世界宏富而又细密,天文地理、历史风俗、神学哲学、政治社会,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覆。但丁的书写入仄穿幽,精雕细刻处极尽变化之能事,逸兴神飞时更如风行水上,波澜壮阔,令人意动神摇。 黄国彬(1946—) 香港大学英文与翻译学学士、英文系硕士,多伦多大学东亚学系博士;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香港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加拿大约克大学语言、文学、语言学系任教;曾任岭南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兼主任;2006年获香港翻译学会颁授荣誉会士衔。黄国彬从事翻译研究多年,诗作和散文多篇列入香港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课程,学术论文亦多见于海内外学报期刊。

内容简介

黄国彬 由当年计划汉译《神曲》,到此刻译注工作完成,开始校对,写译者序,为译本挑选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Doré)的插图,经历的时间已超过二十年。二十多年的大部分时间,译稿一直跟着我东西游走;其中部分完成于香港,部分完成于多伦多,也有一小部分,完成于太平洋之上三万尺的高空,在香港飞北美、北美返香港途中。 《神曲》的汉译工作,始于一九八四年。当时迫不及待,要到最高天窥看神的容颜,先译了《天堂篇》第三十三章,然后再返回《地狱篇》第一章,从黑林出发,断断续续,一行一行地缓进。一九八六至一九九二年在多伦多期间,断的时间远比续的时间多;其中有两年半,即一九八九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三月,因忙于其他工作,暂时把《神曲》搁在一边。一九九二年八月返港后,《神曲》汉译的步伐渐渐加快;到了完稿前数年,除了教书、行政、写学术论文、出席学术会议,时间几乎全放在《神曲》汉译的工作上,结果一向受宠的写作和文学评论活动,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这样笔不停挥,到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完成了《神曲》汉译初稿。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译稿修饰、打印完毕。二零零零年二月十二日,开始注释工作。二零零二年七月四日,在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结束后四天,注释工作完成。 与文字结缘以来,由于自娱、读书、教书、评论、写作需要,有机会与不少作家长时间神游,其中包括尹吉甫(《诗经》作 者)、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曹雪芹、莎士比亚、米尔顿、叶慈、艾略特……。这些作家所以吸引我,是因为他们的宗庙宏富,风格独特,叫我动了偷师之念。偷师的途径极多:当大学本科生时,修读系内开设的有关课程,“借力打力”,让考试的压力强迫自己熟读大师的作品,是其一。当教师时,教你喜欢教的作家,备课时“心怀不轨”,设法研究这些作家的武功,是其二。念研究院时,论文以你喜欢的作家为题目,日夕与他们相对,细读你心目中的武林秘籍,是其三。写评论时,选真正有分量的作家来评,动笔前设法窥探他们的看家本领,是其四。 由于我“居心叵测”,常常为自己制造机会,多年来乃能借文字之桥,亲承上述前贤的謦欬。不过这些前贤之中,没有一位能像但丁那样,一直在我桌上或身边与我相处,长达十又八年,且多次伴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在香港和北美洲之间来往。十又八年,与奥德修(?δυσσε??,Odysseus)阔别佩涅萝佩(Πηνελ?πη,Penelope)的时间只差两年。十八年来,我跟着但丁一步步地走入地狱,然后攀登炼狱山,最后以天火脱云的高速飞升月亮天、水星天……穿过恒星天、原动天直冲亿万兆炯光齐聚的最高天,看“高光深邃无边的皦皦/本体,出现三个光环;三环/华彩各异,却同一大小。/第二环映自第一环,灿然/如彩虹映自彩虹;第三环则如/一二环浑然相呼的火焰在流转”;同时也跟但丁赞叹: Oh quanto è corto il dire e come fioco al mio concetto! e questo,a quel ch’i’ vidi, è tanto,che non basta a dicer‘poco’. O luce etterna che sola in te sidi, sola t’intendi,e da te intelletta e intendente te ami e arridi! 言语呀,是那么贫乏,不能描述 我的情怀!我的情怀与所见 相比,说“渺小”仍与其小不符。 永恒之光啊,你自身显现, 寓于自身;你自知而又自明; 你自知,自爱,而又粲然自眄! 由此可见,在文字的旅程中,我与但丁所结之缘,深于上述任何一位作家。 要认识一位作家,最全面、最彻底的方法是翻译他的作品。而翻译一位作家的作品,又是偷师大法中的大法,境界比上面提到的四种方法都要高,对偷师者的要求也严苛多倍。翻译,用流行的术语说,是“全方位”活动,不但涉及两种语言,也涉及两种文化,涉及两个民族的思维;宏观、微观,兼而有之。翻译时,你得用电子显微镜谛观作品;作品也必然用电子显微镜检验你的语言功力,绝不会让你蒙混过关。就文字工作而言,论挑战之大,除了创作,大概没有其他活动比得上翻译了。由于这缘故,我与但丁的读者—作者关系,也远比我与上述大师中任何一位的关系密切。我这样说,并无薄彼厚此、贱远贵近的意思;凡是给我启发过的巨匠,在我心中的万神殿(Pantheon)里都有一个神龛。阿格里帕(Marcus Vipsanius Agrippa)在古罗马建造的万神殿会遭雷电轰击;我心中的万神殿,却始终有心香缭绕,无畏于暴雨烈风。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殿中的万神,谁跟我同游的时间最长,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神曲》作者”。 ★梁文道专文导读,意大利语原文直译,华语世界首部三韵体《神曲》中文全译本 ——但丁创作《神曲》,旨在歌颂上帝,歌颂上帝的三位一体,因此自创三韵体(terza rima)的押韵方式,每三行自成单元,开头和结尾如镜像互映,形成中外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均衡对称。作为一首长诗,格律是其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神曲》而言,三韵体这种独一无二的押韵方式,与其精神主题相应和,更是它流传不朽的精髓所在。黄国彬教授以意大利但丁学会版的《神曲》为原本,数十种其他意语版本的《神曲》为参考,完成这部既能做到诗义通达,又最大程度保留原诗格律的译本,堪称翻译界的一大奇迹。 ★近百种原本及译本交叉考证,逾四千条人物典故及历史注释,二十年苦心孤诣以毕其功 ——任何一部有分量的古典长诗,在译成另一种语言后,通常都需要篇幅颇长的注释。而《神曲》的注释工作,其浩大繁重更在所有的古典长诗之上。但丁研究学者曾有言,《神曲》是“人类心灵所构思的最庞大的统一体系”“[但丁]所涵盖的学科广度,在作家当中,恐怕前无古人,迄今亦无来者;在极巨的巨匠当中,他肯定无人可及”。注释《神曲》,有如注一部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历史、社会、神话、风俗、政治、神学、哲学、医学、生物学、语言、文学、文学批评……几乎无所不包。黄国彬教授以一人之力,参考上百种注本、评论、工具书,完成《神曲》的注释工作,转引或征引的原文涉及意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拉丁文、古希腊文等数种语言。从翻译到注释,前后时间跨度超过二十年。 ★完整收录一百三十六幅古斯塔夫·多雷木刻插画,附赠精美藏书卡,致敬但丁逝世700周年 ——在《神曲》的插图史上,最知名者莫过于十九世纪木刻大师古斯塔夫·多雷;在中外绘画史上,能够把黑白线条发挥到无所不能,完全超越黑白局限的,舍多雷外,也不作第二人想。西方美术史大家啸声先生曾言,“多雷的木刻与但丁的诗歌,称得上珠联璧合”。理想国译本收录了多雷为《神曲》所创的全套木刻插图及但丁像,共计一百三十五幅,尽展但丁原作神韵,大大扩阔了读者的想象空间。除多雷的木刻外,书中所收录的地狱、炼狱、天堂结构图,但丁旅程时间示意图,天堂玫瑰示意图等,皆出自权威但丁研究学者之手。随书附赠精美藏书卡,雕刻质感充满古典浪漫之意,收藏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