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延边大学
原售价: 11.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老人与海/名著+考点
ISBN: 9787563447206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9~1961),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是一名美国记者和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的小说家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实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1935年,一个老渔民告诉海明威自己曾经捕猎到一条大马林鱼,但是后来被鲨鱼吃掉。老渔民的这段传奇经历引起了海明威的兴趣,他决定把老渔民的经历写成小说介绍给读者。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结果在1951年2月23*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时间。1951年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友人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圣地亚哥,”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 时,孩子对他说,“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家挣到了 一点儿钱。” 老人教会了这孩子捕鱼,因为孩子爱他。 “不,”老人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 跟他们待下去吧。” “不过你该记得,你有一回87天钓不到一条鱼, 跟着有三个礼拜,我们每天都逮住了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没把 握才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听他的。 ” “我明白,”老人说,“这很在理。” “他没多大的信心。” “是啊,”老人说,“可是我们有。不是吗?” “对,”孩子说,“我请你到露台饭店去喝杯啤 酒,然后一起把打鱼的家什带回去。” “那敢情好,”老人说,“都是打鱼人嘛。” 他们坐在饭店的露台上,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 ,老人并不生气。另外一些上了些年纪的渔夫望着他 ,感到难*。不过他们并不流露出来,只是斯文地谈 起海流,谈起他们把钓索送到海面下有多深,天气一 贯多么好,还谈起他们的见闻。当天打鱼得手的渔夫 都已回来,把大马林鱼剖开,整片儿横排在两块木板 上,每块木板的两端各由两个人抬着,摇摇晃晃地送 到收鱼站,在那里等冷藏车来把它们运往哈瓦那的市 场。逮到鲨鱼的人们已把它们送到海湾另一边的鲨鱼 加工厂去,吊在复合滑车上,除去肝脏,割掉鱼鳍, 剥去外皮,把鱼肉切成一条条,以备腌制。 刮东风的时候,鲨鱼加工厂隔着海湾送来一股腥 味;但**只有淡淡的一丝,因为风转向了北方,后 来逐渐平息了。饭店露台上可人心意,阳光明媚。 “圣地亚哥。”孩子说。 “哦。”老人说。他正握着酒杯,思量好多年前 的事儿。 “要我去弄点沙丁鱼来给你明天用吗?” “不。打棒球去吧。我划船还行,罗赫略会给我 撒网的。” “我很想去。即使不能陪你钓鱼,我也很想给你 多少做点事。” “你请我喝了杯啤酒,”老人说,“你已经是个 大人啦。” “你头一回带我上船,我有多大?” “5岁,那天我把一条鲜龙活跳的鱼拖上船去, 它差一点把船撞得粉碎,你也差一点给送了命。还记 得吗?” “我记得鱼尾巴砰砰地拍打着,船上的座板给打 断了,还有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朝船头猛 推,那儿搁着湿漉漉的钓索卷儿,我感到整条船在颤 抖,听到你啪啪地用棍子打鱼的声音,像在砍一棵树 ,还记得我浑身上下都是甜丝丝的血腥味儿。” “你当真记得那回事儿,还是我不久前刚跟你说 过?” “打从我们头一回一起出海时起,什么事儿我都 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用他那双常遭*晒而目光坚定的眼睛爱怜地 望着他。 “如果你是我自己的小子,我准会带你出去闯一 下,”他说,“可你是你爸爸和你妈妈的小子,你搭 的又是一条交上了好运的船。” “我去弄沙丁鱼来好吗?我还知道上哪儿去弄四 份大鱼饵来。” “我**还有自个儿剩下的。我把它们放在匣子 里腌了。” “我给你弄四条新鲜的来吧。” “一条。”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没消失过 。这时又像微风初起时那么鲜活了。 “两条。”孩子说。 “就两条吧,”老人同意了,“你不是去偷的吧 ?” “我愿意去偷,”孩子说,“不过这些是买来的 。” “谢谢你了。”老人说。他心地单纯,不去捉摸 自己什么时候达到这样谦卑的地步。可是他知道这时 正达到了这地步,知道这并不丢脸,所以也无损于真 正的自尊心。 “看这海流,明儿会是个好*子。”他说。 “你打算上哪儿?”孩子问。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