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交民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2/20230306024833379.jpg)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54
折扣购买: 东交民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ISBN: 9787200111798
拳民的反抗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众多的西方传教士 涌人中国,一方面进行文化侵略,另一方面借机敛财 。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农民深受其害,反抗情绪 也日益高涨,背后称外国传教士为“大毛子”、称中 国信徒为“二毛子”。 冯玉祥将军在《光绪二十六年》一文中写道:“ 那些教士们由于他们本国政治上经济上地位的优越, 在中国社会上形成一种特权阶层。我国人民一旦受洗 之后,借着外人的势力,便也趾高气扬,在地方上作 威作福,任意生事。地方官因为外人的牵掣,无法与 之干涉,人民也敢怒不敢言。于是外国教士益发乐于 在背后支持,希望由此多吸引教徒,扩张教会势力。 这样一来,教徒的气焰越高涨,人民对教会的恶感越 深,仇恨的观念一天天加强,一发遂不可收拾。” 那么,外国传教士嚣张到什么程度呢?清廷又软弱到 什么程度呢?中国人民又愤怒到什么程度呢?“天津 教案”便是一例。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天津望 海楼设立教堂,吸收恶棍入教,拐骗人口,抢占民地 ,激起民愤。同治九年(1870)五月,天津民众因育 婴堂虐死婴儿数十名到教堂说理。法国领事丰大业会 见北洋通商大臣崇厚,竟公然开枪恫吓,又在路上向 天津知县刘杰开枪,击伤随从。怒不可遏的民众遂将 丰大业打死,并焚烧了法、英、美教堂和法国领事馆 。事件发生后,英、法、美等国军舰集结在天津、烟 台逞威。清廷派直隶总督曾国藩查办,曾国藩奏调李 鸿章协同办理。结果是:崇厚赴法国道歉,天津知府 张光藻和知县刘杰革职充军,涉案民众15人被杀、21 人充军,并赔款修建教堂。 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 责,却为朝廷赏识。同年十月,曾国藩60寿辰,同治 皇帝御赐“勋高柱石”匾额。 当时社会上有一句流行语:百姓怕官,官怕洋人 ,洋人怕百姓。毕竟洋人还有一怕。 光绪二十六年(1900)二月,义和团在于谦祠( 崇文门内裱褙胡同)设立北京内城第一个坛口,义和 团运动波及北京。 三月初七(4月6日),英、美、法三国公使照会 清廷,限两个月剿除义和团,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 直鲁两省代为剿平。三月十三日(4月12日),英、 意、美、法等国6艘军舰驰抵大沽口外;两天后,《 京报》公布光绪皇帝上谕,令直隶总督裕禄取缔义和 团,正式声明“剿除拳匪”。 四月二十二日(5月20日),列强公使团在东交 民巷召开会议,强烈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第二天, 公使团首席公使、西班牙公使葛络干向清廷提交照会 。四月三十日(5月28日),列强公使团再次召开会 议,提出调兵来北京;葛络干照会清廷,要求清廷为 调兵进京“提供运输便利”。五月初三、初七(5月 31日、6月3日),英、俄、美、法、日、意、德、奥 八国军队500多人先后两批到达北京,其中第一批于5 月31日晚7时到达。直隶总督裕禄电报报告第一批入 京的外国军队“计英国兵官3员、兵72名,美国兵官7 员、兵56名,意国兵官3员、兵39名,日本兵官2员、 兵24名,法国兵官3员、兵72名,俄国兵官4员、兵71 名,共计各国兵官22员、兵334名,均随带枪械”。 八国联军先头部队入京后,以“保护使馆”为名 ,行镇压义和团之实。五月十一日(6月7日),各国 公使接到其政府“便宜行事”的指令,更加肆无忌惮 。五月十四日(6月10日),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 为统帅的八国联军2200多人从天津进犯北京,途中被 义和团击败,退回天津。 此时,清廷对义和团开始实行“招抚”政策,而 列强公使团则指挥八国联军先头部队公然枪杀义和团 民。五月十七日(6月13日),德国公使克林德下令 扣押路过德国公使馆前的团民并残酷地将他们杀害。 当日傍晚,意大利士兵射杀从意大利公使馆前路过的 团民数十人,奥地利士兵炮轰王府井大街,法国士兵 则见街头有中国人便开枪射击。五月十八日(6月14 日),克林德在城墙上见义和团团民练武,令德国士 兵开枪,当场打死团民20多人;比利时公使姚士登指 挥比利时士兵在东单北大街射杀团民数十人。五月十 九日(6月15日),美军在王府井大街东侧的帅府园 杀死团民45人。列强还把东交民巷圈定为使馆防区, 不准中国军民往来。宣称:“往来军民,切勿过境, 如有不遵,枪毙尔命。”气焰何等嚣张! 与此同时,义和团焚烧教堂、洋房,把“反教” “反洋”运动推向高潮,并把东交民巷改名为“切洋 鸡鸣街”,简称“鸡鸣街”。据说这个街名是根据《 推背图》中“金鸡啼后鬼生愁”这句话起的,反映出 义和团对侵略者的诅咒。 P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