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叶的回信

朱丽叶的回信
作者: (加)格伦·迪克森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朱丽叶的回信
ISBN: 9787559621634

作者简介

格伦·迪克森(**en Dixon),加拿大作家,曾在高中任教,教授《罗密欧与朱丽叶》课程二十余年,是个地道的莎士比亚通。他的足迹遍布**65个**,为《**地理》《纽约邮报》等知名刊物撰写旅游类文章。

内容简介

亲爱的朱丽叶: 我已非盛年,却亦曾,是的,亦曾相信爱情。我仍能说出往昔恋人们的名字,并在心里清晰地描绘出他们当中每一个人的面容。可是他们都已离我而去了。为什么有的人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获得真爱,而另一些人却无法让爱情多停留片刻?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爱情会令我们的灵魂饱*摧残? 我把这封信从头读到尾。它看起来和信堆中的其他信件别无二致,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这些信里的文字全都是写信人亲手写下来的——发自肺腑的情愫无法通过打印的方式来表达,而承载着无限希冀的信纸*终被折叠起来装入一个个信封,然后被寄给位于维罗纳的朱丽叶。 这时乔凡娜出现在了门口。“嗨!”她问道,“想喝杯咖啡吗?” “唔,我……不用了。” 尽管时值午后,乔凡娜却仍佩戴着珍珠首饰。只见她一阵风似地迈进房间,扫了一眼摆在我面前的信纸,很快便看透了我的心思,“有些信令人感伤,是不是?”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这封信。” “啊,”她说着便拉过一把木椅来坐在我旁边,弯腰伏在那封信上,用手指轻轻敲了敲她的眼镜,“很多信里都饱含着感伤的情怀,有些还像诗一样。” “那么,我该怎么写回信呢?” 她注视着我 ,“对于写这些信的人来说,有时候只要把心中的文字写出来,就足够了。” “这位女士文笔太美了。我不知道我——” “答案,”她轻拍着信纸继续说道,“往往就在他们的字里行间。” “可是——” “你得像算命先生一样留意其信中流露出的种种迹象。你将不难发现写信的人想要的回答是什么。”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乔凡娜像看着一个傻子一样看着我。“她需要知道她的生活很好,她活得很有价值,她很重要。她需要知道这些。而这就是你得在回信中告诉她的内容。” “然后我署名为‘朱丽叶’?” “如果你愿意的话,就这么做吧。或者,你也可以署名为‘朱丽叶的秘书’。” “好吧。” 乔凡娜站起身来,理顺了裙摆。“每一封信,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她转身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用纤长的手指扶着门框。 “是,当然。”我说 “你真的不喝咖啡吗?”她*后盯着我看了一眼。 “真的不用了,我得继续工作了。” “好吧。”她停顿了一下,四处望了望,然后飞快地走出门去。 当然了,朱丽叶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不过维罗纳旅游局自然希望游客们都相信朱丽叶是真实存在的。维罗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城外是一望无际的瓦尔波利塞拉山谷——有着“酒窖之谷”的美称,数个世界上历史*为悠久的葡萄园正安落其中。尤利乌斯·凯撒曾选择这里作为消暑之地。但丁曾流亡至此,完成了旷世巨著《神曲》。但是这座城市中****的,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动人传说。 当我**次走进维罗纳的古老城区之时,曾穿过中世纪高墙下的一道大门。那里有一块固定在大理石上的青铜饰板,上面写着:“在维罗纳城以外没有别的世界,只有地狱的苦难。” 这是一句罗密欧的台词。其实罗密欧也并不存在,至少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当中。 在维罗纳,这样的饰板随处可见,标识着这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诸多重要事件——但是这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广为流传的戏剧,却是莎士比亚用另一种语言在另一个国度写就的,并非作于维罗纳。 ? 书中有一封封信件背后的爱情故事,也有关于维罗纳的自然风光及人文风情,让人读来暖心又清新。 ? 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作为背景,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与现实相融合,作者在揭秘作品背后的故事时,也回答了现代人关于爱情的同样困惑。 ? 本书饱含着对爱情的感悟,将会启发读者、作家对于爱情的思考,也将成那些为爱所困人们不可或缺的疗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