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从管理空间到驾驭时间的智慧)

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从管理空间到驾驭时间的智慧)
作者: 含非
出版社: 中国商业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从管理空间到驾驭时间的智慧)
ISBN: 9787520808842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蒙尘的镜子 1.从《好了歌》讲起 但凡上过学的,基本上都知道《好了歌》,它出自四 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通俗易懂,这是我本人对《好了歌》的最初印象。一 度,我年少轻狂,甚至对它有些不屑:跟顺口溜似的,过 于直白了,太缺少文化底蕴……如今看来,真正缺少文化 底蕴和文学修养的,其实是我自己。 我的一位好友也说过,这首诗歌看似简单,主要是因 为我们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只有你真正地去修行了,而不 是无关痛痒地站在山门外看着小说消磨时光,你才会发现 放弃功名、财富和整个璀燥俗世有多么的难。 好就好在,我辈寻常之人,没必要一味地放弃这放弃 那。如果你听到“断舍离”与“极简主义”之类的概念, 先不要皱眉头。即使一时做不到断舍离,也不必为难自己 ,因为不能断舍离是天生的,年纪轻轻就什么都看透了、 什么都不在乎,那才不正常。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个小和尚,出家后耐不住寂寞,没几年就下山还俗 去了。还俗没多久,又因为受不了尘世的烦扰,再次上山 。上山一段时间后,又因耐不住寂寞,再次还俗去了。如 此反复地折腾了几次下来,他不知如何是好。庙里的老僧 给他指路说:“这样吧,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 不必认真做常人,就在山脚下的凉亭旁卖茶如何?”这人 听后很开心,就在凉亭旁边支了个茶摊,忙时招呼路人, 闲时上山听经,后来还讨了个附近的村姑做老婆,和和美 美,传为美谈。 这个故事也好,上面的《好了歌》也罢,以及林林总 总的哲学概念、思维,都只是一种指引,具体如何运用, 还要看具体情况。故事中的老僧指引得就很好,他看出了 小和尚是个半路子的人,半路子的人须做半路子的事。想 想看,又有几个人不是半路子的人呢?所以,断舍离与极 简主义都只是一种指引,不要把它当成定理与公式硬往自 己头上套。“断舍离”“极简主义”这样的好理念,一旦 生硬了,也就成了枷锁,成了监狱。有些人生性豁达,天 生就是个极简主义者,也就不必学了;有的人搞得自己的 生活都成了问题,老婆孩子跟着受罪,这种人就别再一味 地断舍离了,反倒应该学会如何好好、生活。 儒家讲究有教无类,佛教主张普度众生,都是强调具 体的事情要具体对待,只有这样,才可以教化更多的世人 。我们倡导断舍离,显然受众也是以那些因不能断舍离而 严重影响了自己生活质量的人为主。有的人屋子里空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