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
作者简介
王楠,东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传媒策划人士。笔锋犀利、言语幽默、文字功底深厚,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创作风格中将文学作品唯美诠释,尤为擅长人物传记、经管、社科及文史类作品的撰写及创作。
内容简介
从“挟带人”起步 如果统计一下国内商业大佬的性格,我们会发现,“大胆”总是个标杆儿角色。大胆,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无所畏惧、出手迅速、不计后果。 若真把大胆的特点放在王卫身上,恐怕并不合适。它低调、内敛、守规矩、懂吃亏,通俗点说,或许有些闷。这样的性格在商场打滚,是否会吃亏?一切,皆有渊源。 1971年,王卫在上海出生,他的家境尚算不错,父亲是一名空军俄语翻译,母亲则在江西一所大学教书。不是标准的书香门第,可王卫骨子里仍有些风雅之气。 7岁那年,王卫跟父母搬离居所,迁至香港。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寸土寸金,商业氛围浓郁,人们的生活节奏与今天不可想提,但较之内地来说,却是形如泾渭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王卫也自然被熏陶出了睿智型头脑,这是他日后从商的本钱。 环境对于塑造人本身性格的影响不言而喻,自古及今,莫不如是。年幼的王卫在香港这一与国际靠拢的都市生活,内心自有的敏感教会了他“保守”。当然,他的保守系相对而言。较之于一些商界大佬们的破釜沉舟,王卫显得似有“裹足”。 香港的商业环境发达,混入其中者各怀手段,想来,这些在年幼的王卫眼里,是一种“不应出”的手法。 高中毕业后,王卫打消了再去继续升学的打算,十几岁的他投身于香港叔叔的工厂中,成为了一名普通学徒。这种人生模式,与霍英东、李嘉诚颇为相似。于复杂环境之中,以一颗纯洁之心滚爬,是很容易学得一身过硬的生存本领的。 学徒生涯鼓励着王卫,他开始慢慢学着做生意、开工厂。最初,他脑子里空空如也,没有很具体的经商思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看人家做什么赚钱,他也做什么,并不会思考自己的条件及市场环境。 初期模仿式的经营,让王卫学会的不是找准哪个市场空白,而是吃亏。那时候,他的生意多半失败,现实让他变得更加清醒,他开始琢磨如何运筹,如何变得更精明,更有商业眼光。 90年代,王卫抓住了一个机会。 广东与香港毗邻,王卫在广东顺德做印染生意时,总要把样品寄送到香港给客户,期间耗时较长。后来,还曾在码头托人捎样品到香港。无论怎样,都要费上一番周折。 那时,香港的不少生意人都把厂子设在广东,于是邮寄需求一目了然。王卫看到了被人忽视的市场空白,他本人也有受人之托稍带些小物件的经历。时间一长,王卫脑子里冒出个想法:何不以此为机,专门去做物件收发的公司呢? 中国快递业蓬勃发展,而顺丰作为当今中国最成功的快递公司,其创始人王卫的经营之道无疑是值得所有渴望成功的人学习的,本书所要阐述的就是王卫和顺丰的成功之道。本书作者工商管理专业出身,作者以最专业的视角,解读王卫和顺丰的商业“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