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的游戏(插图版)
作者简介
.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美国科幻作家。1986年,他的《安德的游戏》同时获得了“雨果奖”“星云奖”这两个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1987年,其续集《安德的代言》再次包揽了这两项大奖。这使卡德成为美国科幻史上唯一一位连续两年将“雨果奖”和“星云奖”收入囊中的作家。2008年,他因为《安德的游戏》《安德的影子》获得了玛格丽特?爱德华兹青少年文学终身贡献奖。除此之外,卡德还获得过“坎贝尔奖”和世界幻想文学奖等。在他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仅“雨果奖”和“星云奖”就获得了二十四次提名,并有五次最终捧得了奖杯。卡德热衷于描写处于困境中的天才,以此向青少年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安德卓越的领导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让他成为无数少年的榜样。
内容简介
第一章多余的孩子 “他能看见什么,能听见 什么,我全都知道。我告 诉你,他就是我们要找的 人,至少,非常接近我们 要找的人。” “以前你对他哥哥也是这 样评价的。” “他哥哥的测试不合格, 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 和他的能力无关。” “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 很怀疑他会不会也一样, 性格太软。很容易屈服于 别人的意志。” “但不会向他的敌人屈服 。” “那么我们怎么办?让他 无时无刻不被敌人包围着 ?” “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得 那样。” “我还以为你喜欢那孩子 呢。” “如果他落到虫人手里, 虫人会把我衬托得像个好 心肠的大叔。” “好吧,毕竟我们是在拯 救世界。那就他吧。” 管监视器的女士温柔地 说:“安德鲁,我想你一定 已经烦透了这个讨厌的监 视器。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今天我们就把它拿掉。 相信我,一点都不疼。” 被叫作安德鲁的男孩点 了点头。安德鲁是他的本 名,但男孩的姐姐从小就 叫他安德。安德(Ender)的 意思是终结者。不疼?当 然是撒谎,他想。大人说 不疼的时候肯定会疼,很 多时候,谎言比真话更可 靠,更值得信赖。 “过来,安德鲁,坐在检 查台上,医生一会儿就来 看你。” 监视器关闭了。安德试 着想象这个小仪器从他后 颈上拿掉以后的情形:在 世界即将毁灭。威胁来自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文明——虫族。它们在数量、科技和战略上都领先人类,在第一和第二次侦查性接触中,几乎摧毁了所有人类舰队。如今,第三次虫族入侵已迫在眉睫,而地球舰队尚未找到任何抵抗的策略。人类最后的救世主,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安德。 《安德的游戏》不仅是一个人类培养优秀的战士对抗外星种族的故事,更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安德是个天才,但他也无疑是个孩子,不管是隐藏在内还是表现在外的情感,都具有孩子的特质,他需要家人的爱,需要朋友的友情。然而在人类存亡的大局面前,在大人们对他的期望面前,他的情感被压抑,被抹杀,让他险些成为一台杀戮机器。但在姐姐和伙伴们的帮助下,他保住了善良的品格和对于对手的同情心,在成为人类的英雄的同时,也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所以这本书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它不仅能激发人的思考、树立远大的志向,也教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怀有一颗坚强善良的心。因此《安德的游戏》被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官方指定心理教材。 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凭借《安德的游戏》同时获得了“雨果奖”“星云奖”这两个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以及玛格丽特?爱德华兹青少年文学终身贡献奖、“坎贝尔奖”等。《安德的游戏》得到了刘慈欣、杨鹏、韩松、吴岩、姚海军等中国科幻界代表人物的盛赞,NBA巨星科比也是卡德的粉丝。 本版本采用护眼的大字大开本,加入让人身临其境的彩色插图,由中国少年科幻小说领军人物杨鹏作序,是专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科幻读物。随书附赠电影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