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大家精要

海德格尔/大家精要
作者: 胡自信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60
折扣购买: 海德格尔/大家精要
ISBN: 9787561373538

作者简介

胡自信,1965年生,山西人。九三学社成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1985年获山西大学英语学士,1988年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出版专著《黑格尔与海德格尔》,译著《上帝是否存在?》《世界观的历史》《思想的结果》。

内容简介

1911年2月,还在弗菜堡大学神学院读书的海德 格尔旧病复发。也许是用功过度,也许是他的身体不 允许他做错误的事情,神学院的医生建议他休学养病 。他给长辈们的印象是,有才华,但身体虚弱,不能 胜任教会的工作。前面两句话的意思需要做些解释。 “用功过度”比较好理解,它指的是海德格尔**用 功,不知不觉地损害了自己的健康。第二句话——也 许是他的身体不允许他做错误的事情——指的是海德 格尔后来的发展:他不得不放弃天主教神学,而改修 哲学。一些研究者认为,哲学才是海德格尔真正的事 业,从事神学研究对他来说是一个错误。这当然是从 后往前看,是后人的解释,不是海德格尔的想法。 与许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一样,海德格尔 必须规划自己的未来。也必须接*随之而来的各种磨 难。在家养病期间,他心情郁闷,不知何去何从。西 方谚语云:患难见真情。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困难。 有了困难,总是希望有人帮一把。当海德格尔不知所 措时,他的好友恩斯特·拉斯洛斯基给了他很多安慰 与帮助。拉斯洛斯基是弗莱堡大学天主教研究系的学 生,很早就羡慕海德格尔的才华。他建议海德格尔继 续*读神学,因为这个专业能够获得教会的资助。但 是海德格尔心里明白,神学之所以对他有吸引力,是 因为其哲学内容,而非神学思想。当然,他可以留在 教会之内,而全神贯注于哲学。从当时的思想背景看 ,天主教哲学家的前途并非一片光明。他们得不到教 会以外其他哲学家的尊重。这个方面的教授席位也寥 寥无几。 天主教哲学家的路走不通,那就读个比较实用的 专业,参加全国统考,当个教师吧。海德格尔决定学 理科。1911年至1912年,他中断了神学研究,在弗莱 堡大学科学系开始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化学。尽管如 此,他的哲学兴趣丝毫没有减退。他先后结识了天主 教哲学家克莱门·鲍姆科尔教授和艺术史家与基督教 考古学家约瑟夫·索尔教授。前者是《哲学年鉴》主 编,致力于选拔哲学领域的天主教徒青年才俊;后者 是天主教刊物《文学评论》的主编。鲍姆科尔在1912 年的《哲学年鉴》发表了海德格尔的论文“现代哲学 中的相对性问题”,索尔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海 德格尔的论文“逻辑研究的新进展”。索尔并不理解 现代物理学问题与天主教会有何关系,但是他很满意 海德格尔的表现,因为其谈论逻辑的文章,引起了天 主教会的很大关注,这是拉斯洛斯基告诉海德格尔的 。拉斯洛斯基对他说:我有一种预感,你肯定能成为 一代伟人,德国的大学会争先恐后地请你去。 现在看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拉斯洛斯基的眼力! 后来他的预言果然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他还告诫海 德格尔,天主教思想与所有的现代哲学格格不入;他 不应自囚于天主教的枷锁中,而应该在教会以外的其 他刊物上发表文章。这些思想对海德格尔的影响一定 很大。从下面三个方面就能理解海德格尔后来与天主 教的决裂。首先,海德格尔的主要兴趣在哲学,而非 神学;其次,现在的海德格尔不再主修神学,而改修 科学;*后,好友拉斯洛斯基已经明确地说出了他的 预感:天主教与现代哲学格格不入。 拉斯洛斯基对海德格尔的关心可以说是***的 。除了事业的选择、学术的交往、思想的走向和作品 的发表,他还十分关心朋友的学费问题。学费一直是 海德格尔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布雷斯劳的一个天主 教兄弟会里,有拉斯洛斯基的一个校友。拉斯洛斯基 信誓旦旦地对他说,海德格尔是德国天主教哲学的* 大希望。于是这位校友慷慨解囊,这笔资助,加上弗 莱堡大学的一笔数额不大的助学金,再加上他做家教 的收入,使海德格尔一直支撑到1913年。是年夏,他 终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论文题目是“心理主义的 命题理论”。从这篇论文看,海德格尔的确是胡塞尔 的忠实信徒,后者所著《逻辑研究》对前者的影响清 晰可见。虽然初出茅庐,满怀信心的海德格尔却勇于 批评学术**,大名鼎鼎的利普斯和温德尔班成为其 批评对象。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