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丈夫须拿捏的18句话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吼着说:“随便,你看着办吧" 人们之所以反感“随便”,是因为这个社会倡导 交流沟通、各抒己见、团队合作,而常说“随便”的 人让人觉得不愿意与人合作、工作不努力、没有主见 。不管是在外国还是中国,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 ,这样的形象是不负责的,也是不受人欢迎,我们要 控制盛怒,在稍事停顿之后,委婉地,平和地去面对 和解决问题,毕竟她是你除了父母之外最亲最爱的人 ,我们要尊敬,更要珍惜,我们不妨学一学下面的方 法。 恩爱,就是好好说话 早起上班,身后有对中年夫妇和我一路,一直听 到他们在细细碎碎的聊天,很有趣。 男:“一会吃包子吧,好不好?” 女:“好啊。” 男:“吃肉的还是素的?” 女:“肉的吧,肉的好吃。” 男:“那就要两个肉的,素的想吃吗?” 女:“也有点想吃,你想吗?” 男:“我也想,一会我先去占座,你去买包子。 ” 就是这些琐碎的再也不能琐碎的事,但两个人说 得津津有味,有商有量,不急不躁。或许我有点武断 ,我觉得凭他们的交谈方式,他们一定是一对恩爱夫 妻。 虽然我只看到了有关他们生活的最简单的一个断 面,但这个断面所蕴含的意义和所具有的象征却叫人 不能忽视。 也可能有人觉得他们说的都是一些小事,谈得来 算不得什么。可如果换一种心态来交谈,就算这样的 小事都可能跑偏。 假如这样: 男:“一会吃包子,行吗?” 女:“就知道吃包子,吃包子,你不能换个花样 吗?” 男:“那你说吃什么,每次都让我说,说了你还 不同意。” 女:“你是我老公,连我爱吃什么都不知道,我 还有什么可 说的?” 男:“那我爱吃什么你知道吗,凭什么每次都得 依着你?” 女:“随便,你看着办吧……” 以上对话可不是虚构,而是我一位亲戚和老婆的 真实生活场景。他和我抱怨,他们之间经常连最简单 的吃饭都很难达成共识。 这里的“包子”可以任意替换成饺子、馒头、面 条,这不重要,反正就是什么都得听她的,她还不明 示,让他自己猜。猜不对了就不高兴,你让她先说她 没说意见。总之很头疼,很伤害感情。 我还在包子铺听过这样的对话: 女:“吃包子”巴?” 男:“到包子铺不吃包子吃什么啊?” 女:“吃肉的行吗?” 男:“不知道天热少吃肉馅啊,不新鲜,没常识 。” 女:“那就吃素的。” 男:“别磨叽了,快点,都快迟到了,没点时间 观念。” 看看,每句话后面都跟着疑问、指责、批判,两 个人最终耷拉着脸吃完这顿饭。他们的负能量太强大 了,强大到我连路过他们身边都踮着脚尖,轻轻溜走 ,唯恐引爆这压抑到极点的气场。 任何小细节都能变成大伤害,只要两个人都存了 一颗互相不耐烦的心。任何小细节也都能暴露大恩爱 ,因为唯有被感情浸透了整个生活,才可能会有每一 刻的心平气和。 两口子经年累月的生活在一起,什么是爱,已经 说不清楚。怎么才算最爱,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表现 形态,不能一概而论。但快乐和幸福却是能够感知的 ,是温情还是冷酷,需要从每天、每一次交谈、每一 件小事中细细来体会。 多年后回首,我们能够记住的,只是那么一个个 片段,正是这些片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故事。人 生在世说白了也就是和七八个人打交道,把这七八个 人摆平了,你的生活就会好过起来。 夫妻关系也是如此,无需将爱总是挂在嘴边,只 要把所有的细节都摆平,比如一天三顿吃什么饭,放 假是看电影还是看录像,到底是早起散步还是晚上遛 弯这些小事,大家都能做到夫妻同心,有商有量,那 么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对恩爱夫妻。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