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小屋(精)
作者简介
1935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俄语系。童话作品有《山国幼儿园》《奶奶的向日葵》。图画书作品有《叶子小屋》等。
内容简介
小馨在院子里玩耍。 “啪嗒”,一个小雨点落在了她的脸蛋上。 “呀,好凉啊!” “啪嗒”,一个小雨点落在了她的鼻子上。 “啪嗒”“啪嗒”,又有雨点落在了她的手上和脚上。 “我可不怕,我有一间可以躲雨的小屋!” “看,我的叶子小屋多棒啊!” 咦?有一只螳螂已经抢先钻进了叶子小屋。 “不要!不要来这边,去那边吧。” 螳螂到那边去了。 紧接着—— 遇见林明子 徜徉于浩淼书海,小编喜欢的作品有很多,作绘者中却最爱林明子。初次邂逅林明子是看了《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小编惊讶于绘者能把孩子紧张、不安的心理活动和勇敢、认真的品格展现地如此淋漓尽致。慢慢地,小编发现林明子特别擅于捕捉孩子的瞬间动作,而这些动作恰恰是承上启下、具有转折性意义的。绘本的图像一张老照片一样,会把时光定格在某一刻,是偏静态的,但林明子的图是自带动态效果的。仅读图,我们就能推断孩子在这一动作之前有过怎样的表现,之后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翻动内文,仿佛在看“动画”一般,只看图就能读出故事大概,以及很多正文没有出现的小乐趣。林明子的笔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孩子的喜怒哀乐已跃然纸上。林明子的画细腻、写实、温暖,有高度,也有“矮度”。每次读林明子总能感觉到绘者是蹲下身来,以跟孩子平齐的视角来作画的。或许,正是俯下身来跟孩子平起平坐的这股劲儿才能打动你我,才能真正做到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吧。 她的笔下,孩子是善良、坚强、勇于探索的,对世界满怀真诚、友好,一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里的小美依,一个人走在路上极其紧张、不安,中间还摔了一跤,但不忘妈妈的托付,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使命”。他们拥有独立人格,懂得爱与被爱,一如《妹妹住院了》里的姐姐阿惠,妹妹生病时,能把自己最珍贵的小脸蛋送给妹妹,哄妹妹开心。他们认真、执着,具有不放弃的坚韧品格,就像《我一直一直朝前走》里的小男孩会战胜恐惧,独自踏上去奶奶家的路。他们跟成人是平等的,是备受尊重的,比如《要是陀螺转起来》的浩杰,敢于在校长面前说出自己的诉求。他们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并懂得如何表达,一如《叶子小屋》里的小馨,总是满心欢喜地迎接前来避雨的小伙伴,不会因为是私人空间而排斥他人……一个孩子身上所有我们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品质,都能在林明子的笔下遇见。 林明子的书,主题贴近生活,都围绕孩子的成长展开,有小鞋子,走一走的摇摇学步,有第一次上街的成长飞跃,有一步步向前走的探索,有躲猫猫大王的好奇,还有阿秋和阿狐的感人深情。林明子的文字一如她的画一般清新隽永,平实质朴,又不失感人肺腑的力量。每次读林明子都会被打动,都很有共鸣。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勾勒出的孩子身上有我们小时候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她的文字折射人性的真善美,以及尚未涉世的孩子的天真烂漫。 《叶子小屋》中,下雨天,小馨以叶子为家,与昆虫小伙伴对话,这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曾几何时,小编也幻想着在天天玩耍的丛林里,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屋,藤做架,叶为墙,清风拂过,花香四溢,蝴蝶翩翩起舞,虫鸣伴我入睡。孩子的世界里,世间万物都是通人性、懂人话的,在自己的理想国里,无论我们说什么,它们都会示意“我懂你”。童年,总是洋溢着那么多美好和想象,即使长大后,再忆儿时,依然会嘴角上扬,满心欢喜。 有位妈妈说过,如果你在书店遇见林明子,一定要把它带回家。一起读林明子吧。愿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林明子的陪伴,热爱生活,对未来满怀求知欲和期待;愿每个长大的孩子读林明子时,能抛却凡尘纷扰,与这世界温暖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