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中国](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3/05/20221123055250952.jpg)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78.80
折扣价: 45.70
折扣购买: 溯源中国
ISBN: 9787555912491
在对世界范围内文明起 源问题所进行的比较研究中 ,张光直先生把文明起源的 中国型态概括为“连续性”的 型态,指出其很可能是全世 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型态( 张光直1990)。我们认为, 在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连 续”演进的过程中,也存在 着一定意义上的“断裂”。指 出这一点对准确把握中国文 明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至 关重要。 研究中国早期国家起源 ,方法之一是由已知的文明 实体往上推,从其成熟的国 家社会所表现出的明显的特 征中,探究早期国家的某些 本质的萌芽及其发生发展过 程。中国学术界上一个世纪 的探索,正是走的这样一条 路径。中国考古学诞生伊始 ,殷墟的发现和大规模发掘 就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 明。如果说在20世纪的上半 叶,学术界对于中国早期国 家文明的认识还仅限于属商 代晚期的殷墟遗址的话,那 么50年代早于安阳殷墟的商 文化二里岗期遗存和郑州商 城的发现,则大大深化了人 们的认识。随后,以二里头 遗址的发现为契机,早于二 里岗期商文化的二里头文化 得以确认。在二里头遗址发 现了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宫 殿建筑基址群、最早的青铜 礼器群以及大型青铜冶铸作 坊遗址等。依据上述考古发 现,学术界大体上取得了这 样的共识,即:二里头文化 属青铜时代文化,已进入文 明社会,产生了国家;二里 头遗址则应是一处早期王朝 的都城遗址(北京大学历史 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1979) 。从二里头宫殿建筑、墓葬 制度、青铜礼器铸造等文化 要素及其所显现出的社会发 展上的成熟性,学术界意识 到中国文明和国家的形成, 在二里头文化之前还应有一 个起源甚至早期发展的过程 。在最近的20余年里,随着 仰韶和龙山时代一系列重要 遗存的发现,这一时期的诸 考古学文化又成为探索中国 文明与国家起源的重要对象 。 对仰韶与龙山时代这些 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人们共 同体究竟处于何种社会发展 阶段,学术界还有颇多争议 。如认为属前国家社会阶段 、酋邦时代、古国时代、早 (初)期国家阶段等,莫衷一 是。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 相关问题的探究,我们不一 定要给国家的形成划一绝对 的上限,也不必拘泥于具体 的概念。正如已有学者指出 的那样,文明与国家的起源 是一个过程,上述诸考古学 文化所代表的人们共同体应 都处于文明化或日国家化的 进程之中(严文明1999)。学 术界在这一点上已取得了较 为广泛的共识。 依据目前 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上 述诸考古学文化兴盛时期的 重要文化现象及其存灭时间 作一大体的概括和比较。 内蒙古东部和辽西地区 红山文化晚期:约距今 5800~4900年(杨虎1994)。 发现有大型祭祀建筑群址、 大型积石冢群及随葬精美玉 器的大墓等。 黄河上游 仰韶文化晚期 的大地湾类型:约距今 5500~4900年(郎树德1983) 。发现有大型中心聚落、大 型殿堂式建筑等。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约距今5300~4600年(张忠 培1995,栾丰实1992,赵 辉1999)。发现有大型礼仪 性建筑台基址、大型人工“ 坟山”、祭坛、随葬精美玉 器的大墓及大遗址群等。 长江中游 屈家岭文化 一石家河文化早期(北京大 学考古系等石家河考古队 1993):约距今5000~4500 年(严文明1993)。发现有规 模不等的城址及以大型城址 为中心的大遗址群等,城址 内存在集中分布的宗教祭祀 遗存。 黄河下游 大汶口文化 中晚期-龙山文化:约距今 5500~4000年(栾丰实1997) 。发现有大型中心聚落、夯 土城址、大规模墓地及随葬 大量精美器物的大墓等。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