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
作者简介
周跃辉,****校经济学部教员,****校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校**智库重点课题主持人,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中央治国理政经济思想研究”等**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及各类课题研究十余项。出版《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新常态下的大国经济》《中国经济大布局》等著作十余部,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在取得历史性成就中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事实上,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影响等角度来分析和判断,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已步入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的经济发展新时代,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 1.从经济总量看,中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保持战略定力,高瞻远瞩、系统谋划、科学决策,顶住了“三期叠加”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使中国经济成为带动世界增长的重要引擎。2017年,我国**生产总值已超过82.7万亿元,按即期汇率折算已超过11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17年,**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分别为7.7%、7.3%、6.9%、6.7%、6.9%,年均增长达到7%,远超同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201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当之无愧的“稳定之锚”。可以说,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显著夯实。 2.从经济结构看,中国经济出现重大历史性变革 近5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国民经济呈现结构改善、动力增强和质量提升的崭新面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需求结构持续改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区域发展格局优化重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2016年,我国钢铁、煤炭产能分别退出6500万吨以上和2.9亿吨以上。近5年来,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向中**水平持续迈进。 3.从经济效益看,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领域取得一批****的重大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科技**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建立。支撑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万元**生产总值同比能耗下降5.0%。工业企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幅度不断扩大,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升。此外,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多百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脱贫*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2.38万元,形成了世界上人口*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1.全面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思想,是五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是*和**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思想为我们有力有序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南。本书从科技创新、人力成本、中国制造、区域一体、扩大开放、多元支撑等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力图为全体*员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思想提供有力参考。 2.探求一个**或地区繁荣强盛的基因与密码,追寻中国在迈向***现代化强国、实现经济强国梦征程中的方法、路径与策略 一个**或地区经济的强盛与崛起,有没有可以赖以遵循的一般规律?有没有隐藏在繁荣背后的基因或者密码?有没有既定的发展模式或者战略路径? 当前,我国已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站在世界经济大国的新起点上,面对*趋复杂的**外发展环境,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在迈向经济强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走得*稳*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和方略,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