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自序/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

三松堂自序/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
作者: 冯友兰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27.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三松堂自序/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
ISBN: 9787539938141

作者简介

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当代**哲学史家,哲学家。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一九二四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一九三一—一九三四)、《新理学》(一九三七)、《新世训》(一九四0)、《新事论》(一九四0)、《新原人》(一九四二)、《新原道》(一九四五)、《新知言》(一九四六)(后六种合称“贞元六书”).英文《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v of chines0Philosophy),和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九六二—一九九0)等。

内容简介

**章清末帝制时期 1895年12月4日(农历乙未年十月十八)我生在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祖 父的家里。祖父名玉文,字圣征,有三个儿子。我的父亲行二,名台异,字 树侯。伯父名云异,字鹤亭。叔父名汉异,字爽亭。父亲后来成了清光绪戊 戌(1898年)科进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在祖父教育下,我们这一家就 成为当地的书香之家,进入了“耕读传家”的行列。 听家里传说,祖上是从山西省高平县来到河南省唐河县做小生意的,后 来就在唐河县的祁仪镇落户了。祖父曾经去考过秀才,本来是可以录取的, 不知道怎么跟当时的县官闹了点别扭,有人劝祖父去疏通,祖父不肯,就没 有录取。祖父从此就不再去应试了,一生没有取得任何功名。可是他的诗做 得很好。他做的不是应付科举的试帖诗,而确实是一种文学作品,传下来的 几十首诗,编为《梅村诗稿》。他的诗有一种冲淡闲适之趣。当时邻县的新 野县有位名士赵一士,为这部诗稿题了一首诗: 身处人间世, 心怀太古春。 风流伊上叟, 击壤作尧民。 是以邵雍的《击壤集》来相比的。 我的伯父也能做诗,他把他自己的诗编为《知非斋诗集》。父亲也能做 诗,有《复斋诗集》。我的一个姑母也能做诗,可惜十几岁就去世了,留下 的诗,家里的人编为《梅花窗诗草》。 我们这一门有一种做诗的家风。我有一个偏见,认为做诗必须有一点天 赋才行。宋代的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沧浪诗话·诗辨·五》)这两句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有些人学问很大, 可以下笔千言,但写出来的诗并不是诗,尽管可以**符合格律,也可以分 成一行一行地写出来,但就是不是诗。 我祖父大概有一千五百亩土地,在我们那一带还不算大地主。在清朝末 年,我们那一带土地很集中,大地主有两万多亩土地。有几千亩土地的地主 很不少。祖父带着他的子孙生活,家里经常有二三十口人吃饭,也算是个封 建大家庭了。 照这个大家庭的规矩,男孩子从七岁起上学,家里请一个先生,教这些 孩子读书。女孩子七岁以后,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学,过了十岁就不上学了。 在我上学的时候,学生有七八个人,都是我的堂兄弟和表兄弟。我们先读《 三字经》,再读《论语》,接着读《孟子》,*后读《大学》和《中庸》。 一本书必须从头背到尾,才算读完,叫做“包本”。有些地方读“四书”不 仅要背正文,还要背朱(熹)注,不过我们的家里没有这样要求。 当时一般的私塾,叫学生读一些记诵典故和词藻以备作八股文、试帖诗 之用的书,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之类,我们的家里也没有这样要 求。在我们家的私塾中倒读过一本新出的书,叫做《地球韵言》,这是一种 讲地理的普及读物。地理在当时也算是一种“新学”。我们家的那个私塾, 也算是新旧兼备了。照我们家里规定的读书顺序,于“四书”读完之后,就 读经书。首先读《诗经》,因为它是韵文,学生们读起来比较容易上口。我 于读完《诗经》之后,就随母亲到武昌去了。 我的父亲成进士以后,以知县任用,分发到省里去。照清朝的传统的办 法,分发到哪一省,是由吏部抽签决定的。在清朝末年,这个朝廷公开卖官 ,一个人捐给朝廷多少钱,就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官,当时称为“捐官”。即 使是由科举得来的官,在吏部分发的时候,也可以出一笔钱,不由抽签,而 由自家**,愿意到哪一省,就到哪一省去。除了本人原籍那一省之外,其 余的省可以自己**,称为“指省”。我的父亲以母老为辞,不愿到边远地 方去,用“指省”的办法,分发到湖北。因为湖北是河南的邻省,唐河县跟 湖北省枣阳县是邻县,唐河这条河在襄樊入汉江,一直通往汉口。我们家乡 这一带,按政治区域说属于河南,按经济区域说属于湖北。我们那一带的贸 易往来和货物出入,都是通过唐河、汉江,到汉口的,所以汉口、武昌这些 地名,对我们那一带人说都是很熟悉的。我的父亲是哪一年往汉口、武昌去 的,我现在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他是一个人先去的,去了以后还回来过一次 ,那一次他是到襄樊出差,公事完毕后到家里看看。当时父亲在武昌还没有 得到固定的差使,只是一个人在那里候补。所谓“候补”,就是等着哪一个 县的县官有了缺,去补那个缺。补上了缺,称为“得缺”。本来这些有资格 候补的人,都是科举出身的,后来因为有捐官,所以候补的人越来越多了, 可是缺还就是那么些,所以“得缺’’越来越困难。朝廷又开了一种卖官的 办法,就是候补的人可以再花一笔钱,买到一个优先补缺的权利,称为“遇 缺先”。没有“遇缺先”特权的人,就成了“遇缺后”了。所以《官场现形 记》写的那些情况都是有的。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