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译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9.80
折扣购买: 案例教学法在MTI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实践与反思)/中译翻译文库
ISBN: 9787500170723
姚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口译实战经验丰富,曾在不同场合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译员,承担过数百场大型国际会议的口译工作。现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口译委员会会员,SSCI期刊Babel编委。编著图书有翻译系列畅销教材《会议口译》以及《从新手到高手:口译实战案例30讲》等,长期致力于在口译教学中应用和推广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The Case Method)是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案例教学法在法学、商学、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大批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实践性和应用型人才。 2015 年 5 月 11 日,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案例教学,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 2020 年 11 月 28 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对包括翻译在内的 30 个专业学位类别开展评估工作。在“教学质量”评估指标方面,《方案》特别提出要“重点考察课程体系建设、校外资源参与教学、案例教学应用与开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支撑成效”。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发文推动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发展,将其视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抓手,更在对专业学位水平的评估中将“案例教学应用与开发建设”作为重要指标。这无疑说明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为理解案例教学法为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受到如此重视,我们将首先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开始探寻。 可以说,如果学生只满足于记住教师提供的“标准译文”,而忽视了译文产生的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其口译能力的提升将是表面化的。他们可能多掌握了一些表达方法,或句式结构,但却形成不了策略思维。如果遇到“标准译文”中没有出现的情况,很可能就束手无策了。而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同学的讨论,学习到应对一类问题的策略,则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会从策略层面思考和找到解决方案。学习的发生必须是以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决策因素分析和解决方案拟订过程为前提的。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在职业实践中可能碰见的问题的能力。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 MTI 口译教学,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模拟的职业情境,使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遇到难题,经历挑战,学会分析难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思路。传统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弊端是,学生在校期间只关注语言和口译技能的训练,缺乏对真实职场 的了解。因此在走进职场时,常常会产生种种不适应的感觉,而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学生虽然经过了两年的口译学习,但却不能、也不敢直接用在需要人的场合,还须要在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锻炼才能逐渐满足岗位要求。然而,采取案例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现象。因为通过持续的情境模拟,学生无论是在心态上还是在能力上都做好了应对口译实务中挑战的充分准备,他们在毕业后进入职场时,不会对职场中的各种情况感到陌生,在遇到挑战和难题时,也有明晰的思路去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来源于前辈译员的职场实践,又通过课堂教学,反哺于未来译员的口译实践。可以说,案例教学架起了课堂与职场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实现 MTI 口译人才培养目标。 案例的素材来源于职业实践。口译职业源远流长,历史上也曾流传下来不少经典案例。虽然多数经典案例中所体现的职业问题和挑战今天并未消失。但是毕竟口译职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口译教学中也应该多采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对学生更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也更符合他们将在职场上所要遇到的情况。 例如,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各行各业的常态,包括口译行业。由于旅行受到限制,国际会议只能在网上进行,而译员也不得不适应新情况,通过 Zoom 等网络会议平台进行远程口译。在此之前,远程口译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但如果不是受新冠疫情影响,远程口译的发展和应用速度一直不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译员对远程工作的抗拒,而且正如不少研究者所指出的,远程工作时的“距离感”和“失控感”的确会造成更强的疲劳感,并对译员表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新冠疫情的出现迅速改变了口译工作方式,译员被迫接受远程工作方式,并尽力保持良好口译表现。可以想见,远程口译对会议组织方的种种便利使得即便在疫情结束后,这种方式都将长期成为译员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将要走向职场的口译专业学生来说,一个好的远程口译案例会对他们大有裨益。而这正是我们所谓的“时代性”特征。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翻译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我们正处在翻译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相信,案例教学法作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必将在翻译教学领域迎来应用与发展的春天。本书将基于作者本人在口译人才培养实践中引入和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际经验,总结理论规律,分享教学实践,希望能对案例教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起 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本书能够引起翻译界对案例教学的关心和重视,为翻译教学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2.本书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口译教学是在翻译专业硕士教育改革创新大势背景下的一种尝试,本书可以促进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3.鉴于案例教学在翻译教学中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案例的编写、收集和累积还远远不够。今后可以本书为基础,开发和建立专门的翻译案例库。这是关系到翻译教学基础设施的大事。 4.本书对案例教学法应用于 MTI 口译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剖析,对案例教学模式中的一些核心要素,如教学案例采编,教学原则和流程进行了阐释,同时还提供了多个教学案例样本和教学过程实例。 本书对象是有志于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口译课堂教学的教师, 也适合对口译教学和口译人才培养有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