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国士(南宋卷)

大宋国士(南宋卷)
作者: 陈启文|责编:谭笑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74.00
折扣价: 44.40
折扣购买: 大宋国士(南宋卷)
ISBN: 9787507552027

作者简介

陈启文,湖南临湘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一级作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河床》《梦城》《江州义门》,散文随笔集《漂泊与岸》《孤独的行者》,长篇报告文学《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中国水利调查》《大河上下一黄河的命运》《袁隆平的世界》等20余部。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四届老舍散文奖、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电视纪录片一等奖等。

内容简介

李纲 进退一身关社稷 这是一个被战争塑造的历史形象,看那一身如燃烧般 的火红色战袍和那同样如火焰般的簪缨,难以想象这是一 个士人。这个文治盛世的士人,似乎天生就已分成了两半 ,一半是文人的情调和气质,一半是将帅的血统,但无论 是那个将相兼荣的寇准,还是镇守西域的范仲淹,包括那 个打造了熙河大捷的王安石,在历史中无不以士人的形象 示人,唯有他,一旦出现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仿佛是一位 天生的大将! 在我与他超越时空“对视”的那一瞬间,他那孤绝的 眼神让我猛地觉悟了,一个王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而历史,也只能以这样一种极限的方式让一代士人把自己 的能量施展到极限。 这个人活了五十七年,北宋四十四年,南宋十三年。 一个王朝可以清晰地断代,但那些在一个王朝转身之 际的生命却难以清晰地分隔,他是北宋王朝从鼎盛走向覆 没的见证者,也是北宋王朝的最后拯救者。然而,这个在 北宋时代度过了四十四年的历史人物,最终却被历史恒久 地烙印在他仅仅生活了十三年的南宋: 他与赵鼎、李光和胡铨合称“南宋中兴四大名臣”; 他是南宋第一名相,却又是宋朝历史上最短命的宰相 。 难道这就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符号和意义?显赫与悲情 交错。这是历史的错误,还是刻意的安排? 一、北宋帝国的黄昏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在一个早已消逝的日子 里,一个今后响当当的赤子呱呱坠地了,他被取名为李纲 ,字伯纪。从我对历史的搜索看,一说他先代为江南无锡 人,唐末避乱,迁福建邵武;又一说恰恰相反,他祖籍福 建邵武,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后世的纷争已无关于他 本人,而我追记的这位历史主人公,却是“进退一身关社 稷”。 就在他出生的前一年,历史的另一位主人公、北宋王 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已经诞生了,这两个未来 命运将交织在一起,且他们上半辈子难解难分的一君一臣 ,基本上是同龄人,这也注定了他们将以不同的方式、在 同一时空里见证一个王朝走向覆没的全过程。 如果说,李纲是一个王朝末世的最后一位国士,在他 降生时,这个帝国还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全盛时期:“荆公 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 所未有者。”谁又能想到,一个处于全盛时期的北宋王朝 ,将在四十四年后覆没? 李纲之父李夔,字斯和,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 进士。他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宋徽宗即位之前 ,历任秀州华亭尉、松溪尉、池州军事推官、钱塘知县、 鄜延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一是在宋徽宗即位后,“迁大宗正丞。久之,擢宗正少卿 ,兼学制局参详官,移太常少卿。大观四年(1110年), 知邓州,兼京西南路安抚使。改知颍州。宣和三年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