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洋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第4卷)

天津小洋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第4卷)
作者: 牛一兵//王宏
出版社: 天津教育
原售价: 70.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天津小洋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第4卷)
ISBN: 978753096341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张彪既是晚清王朝的旧臣,又是中华民国的“建威将军”。他既有浓 厚的“忠君”思想,对朝廷和皇上感恩戴德,又要求变革,倾向改良。辛 亥革命后,为避袁世凯猜忌,张彪避渡日本与侨居长崎的全家团聚。寓居 于津时,逢他的老部下黎元洪在北京任大总统,黎经常由北京到张园拜访 ,并邀他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张彪坚辞不出。1927年9月,张彪在张园家 中病逝,死因被当时的医生诊断为癌症。卸职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亲往张园 祭奠,逊帝溥仪颁“心如金石”匾额,并私谥“忠恪”。当时报纸喧载“ 清朝皇帝”“民国总统”均亲自临丧。 孙中山在津27天,这里曾是政治聚集地 孙中山有一张与天津各界人士在张园平远楼前长阶上的合影,很多天 津老辈人都非常熟悉。孙中山生前个人最后一次正式留影,也是在张园内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倾向革命,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 计。12月4日,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及孙科、汪精卫等随行人员由日本乘轮 船抵津,下榻于张园。 这是孙中山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来津。张远博在文章中称,孙中山 来津下榻于此,来洽的是负责接待的许世英,缘于许之女与张彪之女的同 学交谊。起初,张彪并未同意,以“隐退之所不便接纳政治活跃之人”的 理由拒绝。后许世英托在津居住的很多要人前来说情,张彪见此事难以推 却,便答应下来。但孙中山住进张园那天,张彪只派一子以房东身份参加 了欢迎的行列,自己非旦不去迎接,而且始终拒绝与孙中山见面,还不允 许孩子到园中去玩,说孙中山是“革命头子”。 不过,张园为了迎接孙中山的到来仍布置一新,大门前搭有彩色牌楼 一座,正中缀金色的“欢迎”二字。牌楼上围以各色彩灯,园内的走廊亦 挂满旗帜。12月4日是那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孙中山在平远楼前石阶上 与欢迎人群拍照时,难耐刺面的寒风。 据相关资料,孙中山的随行服务人员很少,行装都非常简单。他在津 的日子不多,却分批由轮船从南方运来大量书籍,有《三民主义》《建国 方略》《建国大纲》等,足有几万册,堆放在楼下的走廊中。孙中山把这 些书大批送人,直至走后,张园还剩下很多书。 在张园,孙中山住在三层东侧内间。他在天津居住的27天里,各界名 流前来拜访,既有张作霖等军政要人,也有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及 妇女运动代表邓颖超等,张园因此一时成为国民政治的热点所在。在天津 期间,孙中山已感周身不适,肝区疼痛,医生诊为旅途劳顿,消化不良所 致的胃病,其实此时孙中山已患肝癌。但孙中山并未停止对时局的关注, 仍积极宣传召开国民会议的进步主张和反对段祺瑞的所谓“善后会议”等 ,先后发表了《告天津人民书》和《善后会议条例》。当月31日,孙中山 扶病乘火车北上,三个月后,在京逝世。 张园充当逊帝“行宫”四年 如果说,张园因孙中山的下榻声名远振,那么,让它更加出名的是末 代皇帝溥仪在此的寓居生活。1925年2月,也就是孙中山离开张园54天后, 被逐出宫的末代皇帝溥仪从北京来到天津,随后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也赶 到这里,一同搬进匆忙布置起来的张园。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称,他 来天津的目的是为了出洋,结果却一连住了七年。这其中四年多的时光, 都是在张园度过的。 然而,这位贵宾全眷驾到时,张彪亲自急往英商惠罗公司买来上好铜 床三具及随侍宿用铁床十多架,又买来大批材料并召集近亲女眷,在二层 大厅的地上匍匐赶制近百件床品,一日之间即花费大洋3700块。为了使张 园成为溥仪比较宽敞、理想的“行宫”,平远楼甚至加盖了一层,增加了 客厅、书房和游艺室,特别是游艺室里还有时髦的台球桌。施工期间,为 了免惊圣驾,所有工程一律安排在有限的几个小时里,虽耗资费时,亦在 所不惜。特别是张彪每天黎明即起,亲自执帚洒扫庭院,以尽所谓“事君 ”之道。这与孙中山人住时的表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