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解(精)
作者简介
唐翼明,著名作家唐浩明长兄,1942年生,湖南衡阳人,享誉海内外的魏晋文化史专家、作家、书法家。武汉大学中文系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硕士、博士,师从夏志清。曾任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202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长江书法研究院创院院长,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作有《魏晋清谈》《魏晋风流》《魏晋文学与玄学》《中国书法之美》及散文集《宁作我》《时代与命运》《江海平生》《江海清谈》等。
内容简介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1 解释 “学而时习之”句,“时”字一般会解作“时常”,它准确的意思是“适当的时候”“一定的时候”“需要的时候”。 “不亦说乎”中的“说”要读成“悦”,意思也同“悦”,古代“说”和“悦”是相通的,或者说“说”是“悦”的通假字。“通假”是讲古文时常常要用到的一个术语,它的意思是两个字本非一字,却可以互相借用,例如早上的“早”,可以用跳蚤的“蚤”来表示。不过通假常常是单方向的,不是双方向的,例如“早起”可以写作“蚤起”,但“跳蚤”却不能写作“跳早”。 另外,“亦”的意思是“也”,“不亦”就是“不也”,“不亦……乎?”在古文中是一个常见的句式,大致意思是“不也…… 吗?”但不一定全要翻译成“不也……吗?”“乎”在古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虚词,表示疑问,但“乎”字表达的疑问一般不强烈,不一定期望对方的回答。 “有朋自远方来”句,“朋”就是朋友,但严格说来,“朋”和“友”略有区别,“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里的“朋”也许隐含着同一个老师的弟子之意,在春秋战国时代,意味着同一个学派的人,所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主张译作“志同道合之人”。其实“朋”和“友”这样严加区分在当时就已经没有多大必要,这只要看本篇第四章曾子所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已经“朋”“友”连称就知 道了。 “人不知而不愠”句,“知”一般都解作“知道”,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完整,这里的“知”含有“理解”“懂得”“欣赏”“赏识”的意思,所以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知”,其实这种用法仍保留在今天还使用的若干词语中,例如“知心”“知交”“相知”“知己”“知音”“知遇”“旧雨新知”,这些词语中的“知”都含有“赏识”的意思,不单纯是“知道”而已。“愠”的意思是“懊恼”“不快”,“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别人不理解我,不欣赏我,我也不觉得懊恼,也没有什么不快”。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加以温习,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不懂得自己,自己也不懊恼,这样的人不就是个君子吗?” 导读 这是《论语》开篇的一段话,并不深奥,但千万不要轻易看过。这里提出了在精神层面上对人生至关重要的三件事情,一是学习,二是交友,三是自处,这三件事情处理好了,人生就会快乐。 先说学习。 什么是人一辈子自少至老都可以做,都应该做,做起来都会带来快乐的事情呢?仔细想想,就只有一件,这就是学习。没有人不需要学习,也没有什么时候不需要学习,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千真万确。尤其是今天,一个人不学习,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而且要不断地学,因为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一放松学习就会“out”,就会被时代抛弃了。比如电脑、手机、网银、网购,许多老年人就不懂,因为十几、二十年前,这些东西还没有问世呢。如果你不学,你很快就会感到很多事情没法办,跟社会尤其是跟年轻人脱了节,你立刻就觉得自己真正老了。但如果你一直在学习,与时俱进,就会活得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是一件可以终身行之、随时行之、时时有得,也就时时有新鲜感、有成就感、有满足感的事情,吃喝玩乐终有厌倦的时候,没有一件事可以像学习一样带给你终身的、持续不断的快乐。许多人从学校毕业以后就忘记了学习,或者在打拼事业的时候疏忽了学习,结果到中年以后,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仍然停留在青年时期,慢慢变得固执、僵化,退休后甚至会觉得生活空虚无聊,好像在等死。所以从小养成“学而时习之”的习惯至为重要,如果你希望你的人生始终快乐,那就千万不要忽略这件事情。 孔子最看重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论语》中“学”字几乎是除了虚词和个别常用名词以外出现最频繁的词之一2。孔子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他的知识是靠不断的学习累积起来的,他勉励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称赞别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由于孔子的影响,好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点在全世界可能只有犹太民族能够同我们相比。但令人感叹的是,这一传统在今日的中国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现代中国人的学习热忱在全世界显得并不突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与警惕。 再说朋友。 儒家讲人和人的关系,有所谓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3。朋友是五伦之一,从某种角度看,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伦。与什么人交朋友完全是可以凭自我的意志和好恶挑选的,而且也可以凭自我的意志和好恶随时调整与终止这种关系,而其他几伦则不然。跟什么人交朋友,交情深浅,往来疏密,或断或续,皆可操之在我。气味相投,则倾盖如故,常常比疏远的父子兄弟关系更为密切。而且朋友的结识往往是发生在为一个理想或一桩事业的奋斗之中,因而不仅志趣相合,也常常利害相关,挫折时相勉励,困窘中相扶持,成功时则痛饮黄龙。而万一发现所交非人,可以立即断交,不必办任何手续。人生之成功常常得益于几个或一群好友,人生之快乐也常常来自一两个知己或一群好友。特别是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交的朋友,古人所谓“总角之交”“布衣之交”,结交时大家都尚未发迹,所交在意气,与功利无关,更值得珍惜。古代交通不发达,如果有好朋友从远方来,那真是人生之至乐,所以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朋友相见比古代容易得多,但有情投意合的朋友来访来谈总是值得高兴的事,陶渊明说:“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种境界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人人都有、时时都有的。 再说自处。 人生在世,如何安顿自己,才会心平气和、心安理得,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人一辈子总是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别人不理解自己,国家不重用自己,“学成文武艺”,却老是卖不出去,或是卖的价格不合乎自己的理想。又喜欢跟别人攀比,站在这山觉得那山高,干一行怨一行,别人运气都好,自己总是倒霉,于是一生郁郁而终。不能否认这里面有社会不公平的因素,有人为歧视的因素,因此需要抗争,需要社会改革。但社会改革非一朝一夕可成,河清难俟,人寿几何?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是活得快乐的重要因素。以孔子那样的大才,一生风尘仆仆,奔走列国,却始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还受到种种责难、攻击,“累累若丧家之狗”4。可是孔子并不沮丧,并不哀叹,还是跟他的学生们过得愉快而充实。因为他知道“天命”的限定,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自己可以完全操控的。如果我们尽力了,就可以心平气和、心安理得了。至于人家理解不理解,社会赏识不赏识,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叫顺天知命,这就是君子之道,反之则不是。《论语》全书最后一章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0·3)也是这个意思。 这里三句话都以“不亦……乎”收尾,我们可以推想这应该是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论,弟子们有些感慨,或者觉得衣食艰难,人生不易;或者觉得郁郁寡欢,快乐难得;或者觉得有志难伸,怀才不遇。孔子便讲了这一番话,以开导弟子、宽慰弟子。人生在世,难道只有锦衣玉食、高官厚禄、名扬四海才是快乐吗?其实那样的快乐往往是虚伪的、短暂的、不可靠的,而孔子说的这些看似平常,却是实在的、长久的、发自内心的,也是一般人都可以追求,都可以得到的。 《论语》是一部后人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论的书。“论”字应读lún(仑),是编纂的意思,把孔子和弟子的言论(即“语”)编纂成书,所以叫《论语》。“论”不是讨论、议论的意思,不读lùn。 《论语》的体裁是对话体。其实无论中西,人类早期的许多经典也都是用对话体写成的,古希腊的一些名著,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也是对话体。正因为是对话体,所以《论语》显得平易近人,亲切有味,没有艰涩玄奥之感。这只要拿它跟《老子》对比一下就很清楚了。《老子》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光这一句话就可以让学者们争论两千多年,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同意的结论。 《老子》跟《论语》各有各的伟大之处,不必以此非彼,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不是平易的就一定比艰涩的浅。“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分量并不比“道可道,非常道”轻,不懂得“道可道,非常道”,顶多不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懂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能就连一个普通人都做不好了。这正如人参、熊掌虽然珍贵,却不可以天天吃,人们赖以生存的还是五谷杂粮,不管五谷杂粮看起来如何普通。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2 解释 有子即有若,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三岁(一说三十三岁),据说长得很像孔子,德行学问都好,很得孔门后学的尊敬,为孔门十二哲5之一,清乾隆间增封配享孔庙。 “其为人也孝弟”句,“其为人也”中的“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基本用法有代词和语气词两种,这里是代词。“其”作代词的时候一般是物主代词(有时是指示代词),而不是人称代词,译成白话文时,可译作“他的”而不是“他”,用英语来比较,“其”相当于his,而不是he,很多人分不清楚,把许多白话文中应该用“他”的地方也写成“其”,这种错误的用法现在出现的频率很高,常见于报刊书籍,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其”意为“他的”,这个“他”指前面已经提到的某个人,语法上叫“前行词”,如果没有前行词,“其”就成了泛指,这个时候可以译作“一个人的”,如此句就是。这里的“为人”我们今天还用,无须解释。这里的“也”是文言文当中的一个常用虚词,一般放在句尾,表示肯定的判断,例如“孔子,鲁人也”,就是说“孔子是鲁国人”。“也”字有时也放在句中,通常表示语气在这里要停顿一下,翻译成白话文的时候可以不译。“其为人也孝弟”就是说“一个人的为人,孝而且弟”。“孝”指孝顺父母,“弟”读tì(替),是“悌”的通假字,意思是敬爱兄长,引申为敬爱比自己年长的同辈。“弟”和“孝”是同族概念,“弟”的概念是从“孝”引申出来的,懂得对父母要孝,自然就懂得了对兄长要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句,“犯上”的意思是冒犯在上的人,“好”读hào(浩),是喜好的意思,“鲜”读xiǎn(显),意思是少,“矣”是语气词,通常表示陈述既定的事实。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句,“作乱”就是造反,“未之有”的意思是“未有之”,在文言文中,动词之前如果有否定词,而宾语又是代词,那么宾语可以提到动词的前面,称为宾语前置,这里“未”是否定词,“有”是动词,“之”是代词,指前面所说的人、物、事或情况,作“有”的宾语,所以“未有之”就可以说成“未之有”。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句,“务”,动词,努力之意;“本”,根本。君子做事情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其他的东西,例如做事的方法、途径等(即“道”),自然就有了。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句,“为仁”连读,是行仁的意思。“也者”是两个虚词连用,“也”表示语气的停顿,“者”表示这是一个判断句。前面说过,“其”有代词和语气词两种基本用法,这里的“其”就是语气词,有“大概”“也许”“应该”之类的意思。“与”在这里要读yú(于),是句尾语气词,跟句首的“其”配合,一起表示推断的语气。这里把“行仁”之事比作一棵树,“孝弟”就是它的根,就是“行仁”的根本和基础。这个句子如果是肯定的判断,就可以说成:“孝弟者,为仁之本也。”但作者想要用一种比较柔和的语气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所以不把它说得太肯定,结果就变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大意 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的;而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这种人是没有的。君子做事情,要致力于基础,基础确立了,办法、途径等就会跟着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应该是实行仁爱的基础吧。” 导读 《论语》是记载孔子与孔门弟子之间的言论与对话的书,中心人物是孔子,中心思想是孔子的学说,除了孔子自己的言论以外,还有不少出自弟子之口,如果不是孔子和弟子或弟子之间的对话,则大多是复述孔子的言论,或印证孔子的思想,或解释孔子的意思,基本上没有什么跟孔子思想大相径庭的内容。例如有子这段话,主要内容是“孝”与“弟”,落脚点在“为仁”,指出“孝”与“弟”是“为仁”的基础,这虽是有子讲的话,却同时也是孔子的观点,孔子一定在什么时候讲过类似的话,有子则在另一个场合加以复述,或者是申述,所以我们即使把它当成孔子的话,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我们读《论语》要记住这一点,以后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形,不再一一点明。 “孝”是儒家提倡的重要观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孝”又引申出“弟”的观念。一个家庭要和美,上慈下孝是基本的伦理。上不慈下不孝,这个家庭就乱了。但是“慈”容易,“孝”不容易,世上慈父慈母多,孝子孝女少。因为“慈”是本能,“孝”却不是。天下父母很少有不疼子女的。不要说人,连动物都是一样。这可以说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是物种绵延所必需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这种本能自然更加强烈。但是生物却没有疼爱父母的本能,因为这对物种的绵延没有影响。 在本能这一点上,人和动物其实没有区别,有区别的是,人除了本能以外,还有理性。人构筑了社会并且生活在社会中,懂得只有社会好,个人才能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建设好的社会,必须先建设和美的家庭,要有和美的家庭就必须上慈下孝。人除了本能和理性之外,还有灵性,懂得敬畏,懂得感恩,一个人的生命来自父母,成长过程也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所以,生而为人,应该敬畏父母、感激父母,也就是孝顺父母。 本能的力量很强大,而理性和灵性却不是人人强大,这就需要提倡、需要教育。孔子及其弟子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特别提倡“孝”,而且强调孝是“为仁”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他还有可能爱别人吗?一个人在家里的言行和在社会上的表现一定有逻辑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就是家庭行为的延伸。“孝”“弟”基本上是家庭行为,“为仁”则更多的是社会行为。在家能够做到“孝弟”的人,在社会上才能爱其他的人,才能推己及人,与人为善,也就是“为仁”。 应当指出,“孝”其实是一种普世价值,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原则。但不是所有的文化对这一点都有深刻的体认,而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对孝道的阐述和提倡为世界各民族所不及,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而绝不是中华文化落后的原因。“五四”以来出现许多非孝的言论,其中有合理的部分,但大多失之于偏激。 最后,还要说一下“本”。“本”的本义是树根,树是从本上长起来的,所以“本”有基础的意思。自魏王弼注《老子》提出“以无为本,以有为末”来阐述宇宙架构以来,“本”(连同“有”“无”“末”一起)就开始变成哲学术语,与本义有区别了。有人读有子这一段话提出一个疑问:“儒家学说应该以仁为本,有子却说以孝为本,是不是错了?”这就犯了以后起义来解读本义的错误,因为在孔子那个时代,“本”还不是一个哲学术语,“以仁为本”“以孝为本”都是后人分析儒家学说时提出的概念,拿来质疑有子是不适当的。 1.国学大师唐翼明历时8年全新修订,70年研读心得集大成,一版再版。全书近30万字干货,在《论语新诠》基础上增加12万字内容,对300多段文字重新修订。收录作者千字序文《我与论语》,讲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读《论语》带来不同感受与益处。 2.全本全注全译,无障碍阅读《论语》的可靠入门书。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卷为底本,原文悉数收录。注释详尽,兼顾梳理相关历史人物背景、文言语法常识,文字清楚好读。译文尊重章句本义,明白晓畅。 3.导读部分不仅厘清了“论语是什么”,从而对数十年来似是而非、习以为常的流行看法予以批判,正本清源,同时也解决了“论语该怎么运用”的问题,对于消除现代人在内心自处、家庭职场中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极具指导性和实操性。 4.赠唐翼明手书墨宝及签名。唐翼明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其墨宝千金难求。为了回馈读者,他特地为本书书写书名,并附上签名。对读者来说,不啻一份意外惊喜。 5.附79条孔子经典语录索引。按命运人生、治学励志、修身养德、交友识人、为人处世、家庭生活、职场启示分类,短小精悍,日日诵读,时时反省,获益终生。 6.精选17幅与孔子、孔庙相关高清全彩古画。其中15幅来自记录孔子一生重要事迹的明代彩绘绢本《孔子圣迹图》,系孔子博物馆镇馆之宝,极少面世。 7.排版舒朗,字号适中,用纸考究,给读者的眼睛与大脑留足阅读与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