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

觉醒(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
作者: 王虹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7.20
折扣购买: 觉醒(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
ISBN: 9787509397923

作者简介

王虹,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深职业规划咨询导师,职业规划案例督导班督导老师。具有12年以上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工作经验。2010年开始从事个案咨询工作,近9年中累计近千个案。 王虹老师对心理学、原生家庭以及个人成长、亲密关系等颇有研究,咨询功底深厚,尤其擅长给职场中高端人士、各类女性群体、留学生、海外华人做咨询,客户遍及中国、英国、美国、新西兰。 王虹老师至今已经旅行16国,跨越5大洲,并在2013年11月参加了18个月海外志愿者“FIGHT WITH POVERTY”项目,在美国工作1年,在非洲马拉维工作6个月,成为参加此项目的第一位中国人。 她在2017年9月开设职业规划实战案例督导班,培养实战型职业规划师。2017年10月建立了大型女性职业成长公益平台,目前有2000多位女性在线。2018年6月开设女性年度职业成长南丁班,帮助更多的女性获得职业成长。

内容简介

你才多大,就没有拼搏的动力了? 如今,“职业倦怠症”这个词很流行,一些工 作十年以上的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这种情况还 比较好理解,但是很多入行没多久的年轻人也存在 这个问题,他们陷入不断换工作、不断失去兴趣的 恶性循环,这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职业倦怠是常被大家提起的话题,如今工作机 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患上职业倦怠的人也越来越多 。关于这个话题,我曾经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 访。 我觉得职场人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有两大原因: 1.工作本身比较单调,属于重复性工种,如机 器操作员、收银员等; 2.工作与个人特质不符合,发挥不出能力,越 做越累。 在我接触的客户中,发现在银行工作的人出现 职业倦怠的概率普遍较高。我在从事人才测评工作 的时候,主要客户是来自银行的工作人员,尤其是 基层工作者(银行柜员),他们对工作激情不高, 出现倦怠的概率更大。 有些人从事柜员工作十几年,如我的大学同学 ,一毕业就进入银行从事柜台工作,后来患上了抑 郁症,其中很大原因与工作枯燥有关。前段时间接 洽的一个咨询客户,也让我对职业倦怠产生了深入 思考。 这是一位90后的女孩,在上海一家地方银行从 事柜员工作3年了。她在咨询表中列出一系列问题: 1.当前这份工作我还应该继续做吗? 2.是否有更适合我的工作呢? 3.如果有,我应该做什么准备? 4.如果没有,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我应做些什 么,以谋求提高与发展? 银行工作一直是很多人艳羡的职业,工作稳定 ,薪资、福利都不错。当年给中国银行总行做校园 招聘时,1个职位几千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可是很多人进去工作之后,却发现这个工作与想象 中大不一样。 这个客户道出了一部分银行从业者的心声:在 里面,看不到希望;但出来吧,人人艳羡的好工作 ,丢了又觉得可惜,真是所谓“鸡肋,鸡肋,食之 无味,弃之可惜”。 面谈的时候,客户是一个特别安静的人,我们 暂且称其为小Y。 小Y25岁,说话轻声轻语,但是给人感觉缺乏年 轻人的活力。咨询开始,客户很快打开话匣子:“ 我工作时没有热情,没有继续做下去的欲望,觉得 这个工作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觉得现在改行已经 晚了,也会质疑自己的能力,担心是否还能胜任其 他方面的工作。” 从客户的谈话以及表情不难看出,苦水已经在 职业规划师真正带给客户的是什么?是专业分析?是力量支持?真正重要的是咨询师自己活出来的生命状态!这是任何技术都无法给予的。 王虹老师就是这样:从咨询客户到咨询师,10年来一路开启了对生命的探索,活出了自己想要的自由状态。 王虹老师融合9年的咨询案例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多角度解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规划案例。 当我们真正走向自己,开始自我探索的英雄之旅时,觉醒就会发生。 一句话推荐:国内知名职业规划咨询导师专业解读职业转型、跨界发展、职业倦怠、职场幸福感、身心灵体验,带你展开自我探索与觉醒的英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