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轨迹

我的人生轨迹
作者: 章未
出版社: 东南大学
原售价: 120.00
折扣价: 84.00
折扣购买: 我的人生轨迹
ISBN: 978756419456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值得自豪的家乡 1931年5月8日(农历辛 未年三月二十一日),我 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现 为江阴市)东横街14号章 姓之家,江阴就成了我的 故乡。尽管我此生在江阴 的岁月前后不过九年(抗 战前六年和高中三年), 不足我人生的十分之一, 但一个人对自己的故乡, 总有割舍不了的情结,何 况江阴的确是个令人骄傲 的城市。 说起江阴,它位于江 苏省境内、长江下游南岸 ,北与靖江隔江相望,南 接无锡,东连张家港,西 邻常州,是富饶的江南鱼 米之乡。且其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时期,曾是吴公 子季札的封地,属延陵郡 ,后为楚春申君黄歇的采 邑,故有“延陵古邑”“春 申旧封”之称。1700余年 前,晋太康二年(281年) ,首置暨阳县。南朝粱绍 泰元年(555年),建江阴 郡,因地处大江之阴,故 称江阴。 江阴滨江近海,江面 最狭处仅1.25公里,是 江海门户,锁航要塞,历 史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 地。明中叶,于此修城垣 以防倭。清光绪年间,在 城区东北郊之黄山增修炮 台,成为闻名天下的江阴 要塞。1937年“八一三事 变”后,中国军队在江面 对日展开历时两个多月的 海空之战,1949年,解 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江 阴是东线强渡之起点,发 生地都在江阴,足见其地 势之重要。 再者,江阴民风淳厚 ,民性刚强,富有反侵略 的光荣传统。明嘉靖年间 ,江浙沿海常受倭寇袭扰 ,江阴县令钱举乡兵义 勇重创之,令其不敢复窥 。明末清初,清兵挥戈南 下,江阴人民在阎应元领 导下坚守孤城81天,抗击 清兵24万,城破之日,无 一人投降,乃有“忠义之 邦”的美称。 另外,江阴文化源远 流长,宋时即设贡院,元 代始创书院。清光绪八年 (1882年),江苏学政黄体 学倡建南菁书院,民国后 改为南菁中学,即我高中 就读母校,迄今一百三十 余年,桃李满天下。江阴 钟灵毓秀,代有才人。如 明代杰出地理学家、旅行 家徐霞客,清末民初藏书 家、校勘家缪荃孙,现代 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 ,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等 等,不胜枚举。(参见《 江苏省江阴市志》) 江阴土地富饶,物产 丰富。有一种说法,说中 国最好的地方是江浙,江 苏最好的地方是苏(苏州) 、锡(无锡)、常(常州), 再缩小点范围便是澄(江 阴)、锡、虞(常熟)。这 样说来,江阴便是中国好 中之好了,事实也是这样 。新时期中国百强县,江 阴名列前茅,还有张家港 ,也是由江阴和常熟各划 地一部分组建的。如此等 等,只要谈起江阴,家乡 人无不引以为豪。 其他方面,江阴留给 我深刻印象的还有古迹兴 国塔,城中的中山公园, 美食鲴鱼、鲥鱼、刀鱼和 河豚,鳝面、马蹄酥、萝 卜丝烧饼和粉盐豆……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江阴是我值得自豪的故 乡。 追根溯源说章家 一直听说江阴有陈、 章、沙、祝“四大家族”, 章姓是其中之一。确也如 此,江阴章姓族人甚众, 且多为“士绅”之家,有祠 堂,有族长。我以往只知 自己是三十四世,从何算 起?祖宗是谁?则一概不知 。1989年5月,族兄章寿 朴(原上海市位育中学一 级教师,时年八十)整理 就“章氏笏山支部分家谱 图表”,赠我一份,乃悉 江阴章氏以五代福建浦城 的太傅公章仔钧为始。仔 钧在官有仁政,妻杨氏, 名雋,家住练湖,人称练 夫人。关于练夫人,有一 则故事,很有趣,幼时即 听家人说过,此时方见记 载如下: 仔钧屯戍浦城,会南 唐将假道过,忽鼓噪攻垒 。仔钧遣二校乞援于建安 ,二校失期当斩。夫人止 之日:“世方乱,奈何杀 壮士?”仔钧晤,释不诛, 二校遂奔南唐。仔钧卒, 夫人居建州。城破,二校 在行间,将屠城,使以白 旗遣夫人,令植于门,且 日:“已戒士卒勿犯。”夫 人反其旗,日:“汝念旧 德,愿全此城。必欲屠之 ,吾与众俱死,不独生也 。”二校感其言,遂不复 屠。 仔钧公有子十五人, 孙六十八人,分居各省, 后均蔚为巨族。宋南渡时 ,有讳建者始迁江阴,传 十五世而分笏山、塔前两 支,各建宗祠,各修谱牒 。笏山支住城东,称东童 ;塔前支住西大街,称西 童。这样说来,我家便是 东章。寿朴兄所整理图表 ,从二十七世始。至我祖 父章钟岳,字巩欧,为三 十二世。父亲章经治,字 敏农,为三十三世。及我 ,则为三十四世。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