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节 鲍姓有大来头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家族的姓,随着家族的 绵延而延续。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里也常见到“ 刘氏”“张氏”这样的说法,表示“姓刘”“姓张” 的意思。如果细心观察,在平日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 到“按姓氏笔画排序”这样的语言。在今天看来,不 管“刘氏”“张氏”,还是“姓氏”,说的都是“姓 ”,或者说现在的“姓”和“氏”是同一个意思,“ 姓”就是“氏”。然而,在很久以前,“姓”和“氏 ”并不是一回事,而且分别有自己不同的由来。这段 历史要追溯到远古时代了。 在华夏民族还处在母系社会时,“姓”是同一女 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那个时候,人们对人与自 然的关系认识还很原始,他们认为某种自然物或自然 现象,例如蛇或风、闪电等,跟不同的部落存在着某 种关系,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些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可 以保护自己。于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往往会把某种自 然物——比如蛇——奉为自己的祖先或者保护神,这 就是远古时代的图腾。久而久之,某种图腾就成了这 个部落的代表,不同的部落也有自己的“姓”,这便 是该部落的图腾。在这个部落里,每个人都以它为“ 姓”。 在母系社会里,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 小孩儿一般都是随母姓。也正是这个原因,远古的姓 也多以“女”为偏旁,如“姚”“姬”“姒”“姜” “妫”等。“姓”字直到今天依旧是由“女”“生” 构成。 在远古时代,虽然没有“优生学”一说,但是, 长期的实践经验使人们发现在氏族内部通婚会造成人 种的退化。“姓”的最早功能便发挥出来了。每个部 落都有不一样的图腾,于是每个部落的人的“姓”都 不一样,这样可以保证部落内不通婚,进而保证本部 落的人口质量。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繁衍, 某一部落的活动区域也随之扩展,原来的部落可能衍 生出了不同的支脉,形成了许多新的“姓”。这样不 同的“姓”便越来越多。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完成了从母系社 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这时候,新的部落开始以男子 为中心,除保留原来的“姓”以外,还往往为自己的 部落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的产生过程 。也就是说,“姓”产生得较早,它是一个家族的所 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 来的。 周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又产生了“新时代”的 姓氏。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夏、商两代的贵族分封 到各地去做诸侯,分给他们土地和人民。各诸侯建立 诸侯国,同时也有义务服从国王的命令,向周王贡献 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等,被分封到各地的诸侯有 了他们自己的“氏”,最常见的就是直接以分封的地 方的名称为“氏”。例如,周文王把儿子管叔鲜封在 管国,周武王把儿子唐叔虞封在晋国,于是这二人分 别成了“管”氏和“晋”氏的始祖。同天子分封诸侯 的模式一样,各诸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又分封卿 大夫,同样分给他们土地和人民,于是在这个卿大夫 管辖的地方又有了一个新的“氏”。这样,越来越多 的新的“氏”产生了。 为什么分封下去的诸侯和卿大夫要开始重新用一 个“氏”呢?这是因为西周的分封制严格规定:只有 嫡系长子才有继承权。这就是说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 长子继承。采用不同的“氏”后可以分别嫡庶,避免 不必要的继承权的争夺。对于庶出的后代来说,单独 立“氏”也是为了表示自己安分守己,不和嫡系长子 争权。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的时候,只有贵族阶级 才有“氏”,普通的黎民百姓是没有“氏”的。基于 上述原因,后来有学者便总结出了“氏所以别贵贱” 一说。 到了战国时期,“姓”“氏”两者开始发生混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西周的分封 制度,实行郡县制,一个人需要依靠对国家的贡献大 小重新获得官位或者社会地位。这样,旧的氏族及姓 氏制度便被清除殆尽,但是人们总要用一个符号来表 明亲子关系,来寄托家族延续,所以“姓”和“氏” 当然继续存在,只是不再区分得那么清楚了。 经历秦末大乱,进入西汉,“姓”“氏”已经完 全融为一体了,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刘 邦:“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写 孔子:“字仲尼,姓孔氏”。中国人对“姓氏”的认 识也基本稳定了,一直到现在仍是如此,只是当代中 国人的姓名不再有字号而已。 “姓氏”历史悠久,而本书的鲍氏家族所拥有的 “鲍”这个姓氏同样拥有一段悠久而绵长的历史。史 料记载,鲍氏原来出自“姒”这个姓,是夏朝大禹的 后人。春秋时期,“姒”姓的后人敬叔为齐国效劳, 齐王给他的封地在“鲍”这个地方,于是他便以“鲍 ”为氏。鲍敬叔便成了鲍氏的始祖。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