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州旧时光](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2/20230306024145251.jpg)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老广州旧时光
ISBN: 9787536071827
生于1951年,广西平南人。1958年末迁移至广州生活至今。1982年毕业于广州教育学院英语系,曾任英语高级讲师。1981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3年加入了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2008年成为羊城晚报特约作者,发表作品多篇。
广州长堤南拓旧事 “上海有外滩,广州有长堤”,东西贯通全城的 珠江河,一江两岸,带给华南名城一道秀美的水岸线 。尤其北岸,旧称“海皮”,绿树榕荫,笔直的花岗 石堤,历来都是广州的风景名片之一。不仅风景名胜 众多,兼且沿江商铺酒楼林立,老字号高楼和名店扎 堆。旧广州市民所熟悉的就有:全城最古老的天字码 头、因“海珠石”得名的海珠花园、海珠大戏院堪称 “戏院之王”、先施百货公司专售顶级靓货、天台游 艺场、新亚大酒店、大三元酒楼、大同酒楼等等。旧 长堤人流熙攘,灯红酒绿,水陆两旺,豪华邮轮直通 香港、澳门、南洋槟城和新加坡。美名“水上王宫” 的花尾渡穿梭往返顺德、江门、三埠(台山、开平、 恩平)、容奇、梧州等沿江名镇,甚至抵达西江上游 的柳州和南宁。入夜更号称“乐而未央不夜天”全国 唯有上海外滩能与之媲美。去“海皮”行街购物睇风 景,无论达官贵人或布衣百姓,乃市民一大乐事。当 年有句俗语:“没到过‘海皮’就等于白来广州。” 然而,这一片全城屈指可数,流金溢银的沿江繁 华旺地,并非仅仅一年半载的成就和积累,由于历来 受到市政当局和商家的青睐,旧长堤近二百年历史上 ,曾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填土开发,向江心要地。早 期的北岸海皮,一度仅局限于一德路,甚至惠福路一 线,退缩至广州旧城墙的墙脚之下。放眼前方,五六 百米宽阔的“海面”,烟波浩渺,是名符其实的海。 寸金尺土,伴随着每隔五六十年就来一次的向南拓展 ,一如所愿,新河堤向“海面”延伸,为政府和商家 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给市民大众新辟一片生活和 出行的空间。 向江面要地,广州旧长堤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南拓 ,史载发生于1929年初,工程堪称浩大。西起太平南 西濠口,经海珠花园,东抵维新路口(今广州宾馆) 。河道填土面积,东西全长一千两百米,平均宽七十 米,最宽处为一百二十米。据当年工部局的计划和预 算,历时三年,耗资一百四十四万银元。一旦竣工, 政府通过售地一千九百二十井,除去成本,可获利二 百五十万元以上,当时“海皮”地价,沿江一线每井 平均四千银元。事关重大,经当年主政的广东省政治 分会核准后,立即动工,政府每月第一天拨款四万元 ,全年共达四十八万,三年无间断。所差费用,当局 登报发行总额达二百万元,利息六厘的建设公债补足 。名曰“珠江新场建设公债”,面向广大市民,分为 百元、十元和五元三种,前一年半即可领取利息,三 年期满全额归还本息。由于手续简单,获利甚丰,公 债发行当天,市民闻讯而来,发行点人头攒涌,不到 一周便已售罄。市政当局为了取信于民,还登报划出 沿江几块余地做公债发行保险抵押。动工初期,即已 从香港购入最新型英国挖掘机,以便加快工程进度。 新场填土需要大量余泥,结合疏浚珠江河道,平整市 内山冈和招倒余泥,“三管齐下”得以妥善解决。一 片平坦的新堤,取直原本弯曲的河道,三年后终于现 身珠江北岸呈现在市民眼前,还沿江建起了一道美观 的绿化带。 此后,即有海珠桥、五仙门发电厂、胡文虎永安 堂(旧省总工会,今省儿童图书馆)、海珠酒楼、省 银行大厦和爱群大厦等旧广州引以为傲的著名建筑在 此崛起。解放后更先后落成了华侨大厦、出口商品交 易会陈列馆、广州解放纪念碑、二轻展览馆、新爱群 、广州宾馆等熠熠生辉,闻名全国的城市地标性著名 建筑。几十年过去,长堤海皮擦亮扮靓了“南国名都 ”广州的亮丽水岸线。 P03-P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