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中华文化元素

姓名/中华文化元素
作者: 何晓明|总主编:冯天瑜//姚伟钧
出版社: 长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姓名/中华文化元素
ISBN: 9787544546874

作者简介

何晓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特殊津贴。出版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多次获得***及湖北省、武汉市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 姚伟钧,1953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中心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工艺评委,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顾问,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饮食研究》杂志社编委会主任。 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清文化散论》、《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辛亥武昌首义史》、《张之洞评传》、《“千岁丸”上海行:*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新语探源》、《“封建”考论》、《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发生过许多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激烈、残酷的社会矛盾冲突,必然波及^们生活的方 方面面,因此而被迫改姓的事,也常有发生。晚清时 ,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在嘉应州,“尽捕附和 粤寇之嫌疑者杀之”。为逃避杀身之祸,居住在丙村 的东王杨秀清支族的数万人,“乃尽易杨姓,以木字 易杨旁,悉为林姓”。于是,人们称“土著之林者为 旧林,由杨改姓者为新林”。 历**还有一类改姓现象,虽然不是因为避险逃 祸,但对于改姓家族来说,也**不是自觉自愿,而 是被迫之举。这就是为了避讳而改姓。早在春秋时代 ,为尊者讳就已成为一种规矩。宋武公名司空,于是 司空氏只得改成司功氏;晋僖侯名司徒,于是司徒氏 也不得不改成司城氏。到了秦汉以后,避讳*成定制 。西楚霸王项羽名籍,籍姓被迫改姓为席。战国末年 的大思想家荀子,名况,字卿,人称荀卿。可是,汉 人却称他孙卿,这是因为汉宣帝叫刘询。与“询”同 音的“荀”姓要避帝名之讳,于是改姓为孙。晋景帝 司马师登基,天下姓师的都只好改姓为缺一笔画的“ 帅”。后晋高祖姓石名敬瑭,敬姓于是不得不一分为 二,或姓左半边的“苟”,或姓右半边的“文”。北 宋名臣文彦博的家族便是因为这一变故,从其曾祖父 那一辈起,由敬姓改成文姓的。短命的后晋王朝只存 在了十年,便被后汉取而代之。后汉的两个皇帝,一 个叫刘知远,一个叫刘承佑,都与敬字无涉,文姓才 得以恢复原来的敬姓。可惜好景不长,只过了十年, 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北宋开国皇帝,他的祖父叫赵 敬,敬姓又被迫再一次改姓文。为了避讳,将成千上 万人的姓氏如此改来改去,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与以上所说伴随着惊恐或无奈而被迫改姓的惶惑 心态大相径庭的是,另一类改姓使人欢欣鼓舞,感激 涕零。这就是皇帝恩赏赐姓。皇帝对有功之臣一般都 要赐给官爵、金钱、土地、奴婢等,这些统统属于我 们**讲的物质奖励;而赐予新的姓氏,尤其是赐予 皇帝同姓,大约可被认为是*高等级的精神奖励了。 刘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得到一大批足智多谋之士 的辅佐【图1—6】。与萧何、张良、陆贾、韩信等人 相比,娄敬投奔刘邦的时间*晚。在楚汉战争结束、 刘邦已定都洛阳之后,娄敬才来到刘邦身边。但他提 出的迁都长安并将六国豪强随之迁往关中的建议,对 汉朝稳固立国根基、减少内乱、巩固统治秩序意义极 为重大。刘邦对此**赞赏,因而特别恩赐娄敬姓刘 ,与皇族同姓。这是开国元勋萧何、张良等人都不曾 得到的荣耀。明清之际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出生于* 本平户,七岁时归国。1**5年,他回到故乡福建。其 时南明唐王朱聿键建都福州,建元隆武。郑成功随父 亲郑芝龙晋见隆武帝。隆武帝见其少年英俊,十分喜 爱,便赐郑成功姓朱。从此,郑成功便被人们称为“ 国姓爷”。比郑成功早200多年的另一位大名人,率 领当时世界*大船队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也享 有皇帝赐姓的荣耀。郑和是云南昆阳人,**,本姓 马,1385年到北平,入燕王朱棣藩邸。因协助朱棣“ 清君侧”,夺得帝位有功,*赐姓郑,始名郑和。当 然,这与郑成功被赐予皇帝同姓,其荣耀程度显然要 低一个档次了。 P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