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O2O心法招法与实战(零售业互联网转型布局)

零售O2O心法招法与实战(零售业互联网转型布局)
作者: 张陈勇//万明治|编者:郑复生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5
折扣购买: 零售O2O心法招法与实战(零售业互联网转型布局)
ISBN: 9787513637923

作者简介

万明治,零售互联网+转型道路探索者,现任中百集团董事总经理。曾供职家乐福长达15年,是家乐福中国六大区总中**中国籍区总,治下的江苏区一度是家乐福全国区业绩增长*显著的样板市场。2013年,苏宁“去电器化”转型,至苏宁集团任超市公司总经理,2015年上半年苏宁超市创下销售800%的增长业绩。 张陈勇,零售O2O实践者,曾在苏宁易购、淘常州、申通爱买网超、万商集团万购电商担任战略经理、运营总监、副总经理等职。专注零售O2O和“*后一公里”创新方向,是虎嗅网、联商网、亿欧网、品途网、天下网商专栏作者。 微信号:zcyshow,欢迎交流。

内容简介

1995年,家乐福进入大陆市场,重庆的**家超 市就是家乐福在1997年开设的。当时笔者正读高中。 媒体以猎奇的口吻报道此事。去参观的人太多,超市 门口排起了长队,以至于不得不限流。去见识过超市 的重庆人还把它当成重要的谈资。笔者现在还能回味 **次去家乐福感*到的震撼,居然有比公园还漂亮 的商场,就像在商品的海洋中漫步,营业员穿着艳丽 的**在卖场溜冰,时不时从身边“飞”过。 2003年,笔者进入超市行业。当时家乐福号称“ 超市的黄埔*校”,在家乐福工作半年的员工进入我 们超市就能当课长,而家乐福的处长据说每月收入过 万元,把我这个月工资仅**0元的小兵震撼了一把。 才过十年,零售业的主角就由家乐福、沃尔玛、 大润发变成了阿里巴巴、京东、万达,媒体讨论*多 的是线上能否淘汰线下。2014年,阿里巴巴交易额 2.4万亿,百货和超市的巨头们的销售额之和远低于 这个数据。此时的家乐福早已辉煌不再,发明了进场 费这种“盈利模式”且善于占用供应商货款的家乐福 被康师傅、中粮逼宫,出现大面积断货,一直奉行“ 渠道为王”的家乐福不得不面对渠道价值大打折扣的 现实。 其实,所有的传统线下零售商都要面对家乐福面 对的问题。2014年传统零售商的关键词是“关店”, 据联商网统计,2014年主要零售商关店201家,其中 百货23家、超市178家,较2013年的35家增长474.29 %,创历年*高。把观察时间拉长,我们能清晰地看 到零售业态变化的脉络,看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 因。 首先是农业时代,工业革命之前的2000年,人均 GDP一直在400~500美元徘徊,人们的需求是满足基 本生存需要,自给自足的小农交易是当时的零售主流 。 进入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大量出现,人均GDP增 长,带动需求提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制造出大量商 品,于是百货公司、杂货店开始统治零售市场。 此后是信息时代,人们发明了计算机、数据库, 在此基础之上有了进销存ERP和收款机。有了这些才 能管理数万商品,才能进入连锁化大发展阶段。于是 ,大型连锁超市(连锁百货)崛起,催生出沃尔玛这 样拥有200万员工、5000亿美元销售额的“怪兽”。 信息时代仅仅持续几十年,互联网时代又接踵而 来,零售不再面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当年让我感觉 是商品海洋的家乐福卖场内有3万商品,而现在的淘 宝平台上有数千万种商品。便捷购买海量长尾商品是 电商*大的优势,阿里巴巴势不可挡,2014年上市, 市值很快达到3000亿美金,成为***公司。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家乐福的兴起是因为 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它的折翅则是因为互联网时代到 来,时代改变零售业态。 互联网时代仅仅持续十几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又 已来临。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每个时 代都让零售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移动互联 网时代又会给零售业带来什么改变呢?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必须正襟危坐地打开PC,才 能进人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可以随时在 线,随心所欲地使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如何改变商 业,我们用O2O概括这个趋势,O2O就是线上线下互联 ,移动端起到“互联”的作用。这两年O2O大热,李 ***在**中说:“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 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可见O2O趋势已 经*到中国**的重视。 然而,如我们分析所见,农业时代持续了数千年 ,工业时代持续了数百年,信息时代持续了数十年, 互联网时代仅仅持续十几年又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每个时代的间隔越来越短,O2O会不会很快就过时 ,新时代会不会很快就到来? 目前看来应该不会。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基 础,互联网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那么移动 互联网时代是什么时代的基础?在现在可预见的技术 中,没有什么会代替随时在线的状态。移动互联网才 是互联网的**形态,所以研究和实践零售O2O具有 长远的价值。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