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
作者: 群书治要考译编委会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
ISBN: 978751133236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原文】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言圣 德之远著]。作《尧 典》[典者常也。言可为百代常行之道]。日若稽古, 帝尧[言能 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也],日放勋,钦明文思安 安[勋,功也。 言尧放上世之功化,而以敬、明、文、思之四德,安 天下之当安者也],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既有四德,又信恭 能让,故其名 闻充溢四外,至于天地也]。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能 明俊德之士任 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也]。九族既睦,平章百 姓[百姓,百官]。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时,是也。雍 ,和也。言天 下众人皆变化从上,是以风俗大和也]。(群书治要· 尚书) 【译文】昔日唐尧称帝之时,以其聪敏贤明经纬 天地,谋划众物, 德光普照天下。(说的是古圣先贤的德化对当时及后 世的深远影响。) 后人因此写作了《尧典》。(典,是“常”的意思。 可以作为子孙 后代长久遵循的准则,才称之为“典”。)用心查考 往事,凡事都 遵循古人的常道,这个人就是尧帝。(这是说能够用 心地查考并遵 循古道而行的人,莫过于尧帝啊。)尧帝以“放勋” 为名。以钦、明、文、 思四德来安定天下。(勋,是“功绩”的意思。说的 是尧效法前代圣 王治理天下的经验,而以“敬、明、文、思”这四种 德行教化人民, 使天下得以安定。)他诚信、恭谨、克己、礼让,光 辉普照四方, 成为上下之楷模。(具备了这四种德行,又能够诚实 守信、谦恭礼让, 所以他的德名被传播到四方以外,直至布满于天地之 间。)他能弘扬 美德、以亲睦九族;(就是任用有德能的贤达之士, 使上至高祖,下 至玄孙的族人都和睦亲爱。)九族亲睦之后,又为百 官赐授姓氏、 区别宗族。(百姓,即百官。)这一百个官位都用来让 那些贤明之 士得到任用、从而使四方各国协调和顺,黎民随之也 变得友好和 睦。(时,如此的意思。雍,和的意思。这是说天下 百姓因为受到百 官德行的感召自上而下地发生变化,所以民风民俗出 现了十分和谐的 局面。) 尧道在恕 【原文】河间献王日:“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 穷民,痛万姓之罹罪, 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日:‘此我饥之也。 ’有一民寒, 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日:‘此我陷 之也。’仁 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 。先恕而后教, 是尧道也。”(群书治要·说苑) 【译文】河间献王(刘德)说:“唐尧心怀天下, 用心去周济贫民, 痛心于百姓的苦难,忧心于众生不能顺利生长。有一 人挨饿,他 就说:‘这是我使他挨饿的。’有一人寒冷,他就说 :‘这是我 使他受冻的。’有人犯了罪,他就说:‘这都是我造 成的。’他 仁爱昭著而正义树立,施恩众多而教化深广。所以即 使不加奖赏, 百姓也会努力;不施刑罚,民众也会安定。先推己及 人,然后施 以教导,这是唐尧治理天下的方法!” 虞舜大孝 【原文】虞舜,名日重华。父瞽叟顽,母嚣,弟 象傲,皆欲杀舜。 舜顺适不失子道,以孝闻。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 观其内;使 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