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喊ENCORE我便心满意足

有人喊ENCORE我便心满意足
作者: 李文俊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有人喊ENCORE我便心满意足
ISBN: 9787541144165

作者简介

李文俊,1930年生,著名学者、翻译家,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世界文学》主编、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加拿大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曾荣获中美文学交流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并被中国翻译协会表彰为资深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喧哗与骚动》《变形记》《逃离》《老人与海》《秘密花园》《小公主》《小熊维尼》等。

内容简介

但是事实上也难以倾心交流。一般情况下,是你 干你的,他干他的。不像医生或律师,有都共同感兴 趣的病案或是罪案可资谈助。这话是诗人W.H.奥登 说的。一首诗、一篇散文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别人不 译也就是进不去这个世界。倘若他也译了那就是复译 ,这又是冤家路窄了。好像是任谁都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欣赏的文章没人要看,自我欣赏的话连自己的太 太都不爱听。翻译家连发泄感情的机会都很少。所以 我说,翻译家是寂寞的。 另外,翻译方面的是是非非也难以说清。文学翻 译不是科学,没有数据可作准绳。直到今天还有人赞 赏新中国成立前好莱坞片名式的译法,如《魂归离恨 天》(即《呼啸山庄》),如《此情可待》(原 文“Right here waiting”本是直截了当的大白话 ,与李商隐的“已惘然”情趣相去可谓十万八千里! )。他喜欢有他的自由,你至多也只能说一句“夫复 何言”。有人专愿朝是非圈里钻,那也是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我也许因为身体不好,属于胆小怕事的一 族。如果我订了一份报经常得为收不到而烦恼,每过 几天都得花半小时去侦察寻访,那我干脆下一季度不 订,哪怕此报编得再好。我译福克纳也是出于同样的 心理,全然不是为匡世救人。前些年福克纳的书没有 人译,原因我想是译他一千字可以译别人的三五千字 ,亦即经济效益太差。当时还无版权问题。挑中他最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全世界的南方人脾气都有点相通 ——果然,过后不久,便有人提倡“南南合作”了。 此外我还喜欢福克纳的落落寡合,他的矜持,他孤独 礁石般地不理会潮流。而且,在我看来,写大家庭没 落的悲哀也比表现成功者的发迹或情场得意更具美学 价值——某位理论家说过悲剧更伟大这类的话,记不 清是谁了。何况,那些世家子弟的反省也远比日本政 客一年又一年挂在口头上的要深刻得多。 就这样,先译了一部《喧哗与骚动》。接着译了 《我弥留之际》。那是另一类型的作品,那“盲人在 他的命运与他的责任之问摸索着前进”(加缪语)的命 题让我玩味了多时。去年又译完《去吧,摩西》,过 去出版的《熊》是其中的一篇。今年春节后,在客观 上的障碍和主观上的有意踟蹰逡巡消除后,终于开始 译最艰深的那本《押沙龙,押沙龙!》。法国有位名 叫莫理斯·库安德罗的翻译家,他译过多部福克纳作 品,法国掀起的“福克纳热”与他不无关系。我听美 国的一位福克纳研究者说,库安德罗曾表示,他平生 最后悔的就是没有把《押沙龙,押沙龙!》译出来。 说这话时,库安德罗已译不动这部书了。故事中那种 美人迟暮、烈士晚年的悲哀打动了我。 译此书是件苦事。每天仅得数百言。两三个小时 过后,那剪不断理还乱的长句便让人掷笔兴叹。一天 剩下的时间只能去做轻松些的事,如买买菜,听听CD ,翻翻画册。现在天气渐热,可以游泳了。于是每天 下午在汩汩的水声中松弛神经。好在还无须为生计奔 波。父母前些年先后去世,刚出道的孩子收入已快赶 上他母亲和我了,况且还有些稿费收人。偶尔在书摊 上发现某篇旧译给收入集子,写信去乞讨,多少能赏 给几文。武汉有家出版社需出具身份证复印件并呈交 机关人事部门证明后才敢松手汇款。这些人(看来是 几个承包此书的尚未毕业的研究生)的警惕性果然不 凡。 再说几个月前又获得一种“中美文学交流奖”。 钱不算多,但还不是象征性的。(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