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家(文学卷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莫泊桑 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的拉芒什海峡(英吉利海峡)附 近,有一座名叫迪耶普的港口城市。迪耶普向南约10公里 处,就是奥弗朗维尔区。1850年8月5日上午,在奥弗朗维 尔区所辖的阿克河上的图尔维尔镇,一个新生命降生了, 他就是未来的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居伊·德·莫泊桑。 莫泊桑出生在米洛美尼尔古堡西北角圆形塔楼上的一 个房间里。米洛美尼尔古堡是一座结合了哥特式与文艺复 兴式风格的三层建筑,是建于18世纪的贵族城堡。古堡耸 立在一处漫山遍野都是山毛样树的高地上,前方是一片宽 约150米、长约200米的草坪,一条由高大的山毛样树夹道 的林荫路纵贯草坪,直达古堡,衬托得古堡格外肃穆、庄 严。从远处可以望见古堡突出在树冠之上的宽大深灰色斜 坡屋顶,以及屋顶上对称耸立在两边的尖塔型烟囱。近看 古堡的正面是一排排高大的白色落地窗,站在三楼可以眺 望拉芒什海峡。白天,海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夜晚,来 自海峡的潮湿凉风,穿过古堡的门窗消失在山毛样树丛中 。 莫泊桑的父亲居斯塔夫没有固定职业,仅靠自己和妻 子洛尔的几处产业收入维持生计。1854年全家搬离了这座 象征贵族身份的米洛美尼尔堡,迁至勒阿弗尔城附近戈代 维尔区比古堡稍小一些的格兰维尔一伊莫维尔庄园。莫泊 桑虽然在米洛美尼尔堡只生活了短暂的4年,但是古堡优美 的自然景色开启了莫泊桑对大自然的好奇与探索,无忧无 虑的乡村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他 后来文学创作的源泉。现在,米洛美尼尔古堡被命名为“ 莫泊桑故居纪念馆”,每年夏季开放,迎接世界各地的游 客缅怀逝去的文学巨匠。在古堡门前的花园里,竖立着一 座莫泊桑的青铜塑像,莫泊桑目光忧郁而睿智,仿佛在与 游客诉说着他短暂的、与病痛不断抗争的坎坷一生。 从1880年以中篇小说《羊脂球》扬名法国文坛,到 1891年病重再也无法继续写作,莫泊桑的文学创作只持续 了十几年。但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莫泊桑创作了6部长篇小 说、300余篇中短篇小说、3部游记、1部诗集,还包括杂文 、时评、文论、书信等近250篇文章。尤其是在中短篇小说 创作方面,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其质量,都令人赞叹。与 莫泊桑同时代的法国作家、评论家法朗士认为,纵观法国 中短篇小说的发展史,“他莫泊桑创造的典型更多样,他 表现的题材更丰富”,无愧于“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 屠格涅夫将莫泊桑的作品热情推介到俄国,赞誉其是“自 托尔斯泰以来最会说故事的人”①。莫泊桑的生命是短暂 的,但他的文学成就是耀眼的,是一位被后人铭记的文学 大师。 得遇良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长之路离不开三位良师的悉心栽培。 第一位老师是他的母亲洛尔·勒普瓦特万。洛尔自幼喜爱 文学,出嫁前她与哥哥阿尔弗莱德·勒普瓦特万经常参加 一个文学团体活动,热爱写作并朗读彼此的作品,无拘无 束地谈论文学。这个文学小团体由四位青年组成:洛尔、 阿尔弗莱德、路易·布耶,还有居斯塔夫·福楼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