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法句法联动关系的计量研究

现代汉语词法句法联动关系的计量研究
作者: 刘贤俊|责编:刘天一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5.82
折扣购买: 现代汉语词法句法联动关系的计量研究
ISBN: 978751156740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基本分词单位判识 第一节 基本分词单位与饱和度 现代汉语中词和短语界限不清的问题由来已久。为 了适应语言信息处理的需要,“分词单位”的概念提了 出来。“分词单位”指“汉语信息处理用的具有确定的 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基本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 电子工业部,1992)它不仅包括一般所说的词,包括类 似于词的单位,也包括固定词组、固定用语。(符淮青 ,2004)实践已经证明,分词单位暂时将词和短语的纷 争搁置一旁,很好地推进了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我们 认为还是有必要在分词单位中独立出“基本分词单位” ,因为基本分词单位是辨识度极高、人和机器都不存在 争议的一种分词单位,而且它几乎不构成分词歧义,在 歧义消解和规避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分词单位包括 一般所说的词,基本分词单位与词有较大的交集,但不 完全相同。从音节构成上看,它的主要外在特征是: (1)可以是单音节词,如“山”“人”“走”“ 打”等单音节实词,以及“着”“了”“过”“的”“ 地”“得”等单音节虚词。这些自由的单音节词实际上 也是单音节自由语素。 (2)可以是双音节词,如“意见”“推荐”“伟 大”等。 我们重点讨论双音节的基本分词单位。这种基本分 词单位不仅要满足双音节这一韵律条件,还有句法语义 上的要求。句法语义上的要求突出地表现为要满足一定 的句法语义的饱和度。饱和度是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句法 属性和语义属性。一个双音节单位具备了其中的某一句 法语义属性,它就达到了饱和,它就是一个二字词,同 时也是一个双音节基本分词单位。饱和度是鉴定双音节 基本分词单位的一些必要的、刚性的句法语义条件,有 了它,基本分词单位在句法语义上就处于一种自足的平 衡状态。 基本分词单位的饱和度至少包括四种:结构饱和、 语义饱和、句法饱和和概念饱和。基本分词单位至少满 足这四类饱和度中的一个饱和度,否则它们的自然平衡 状态就被打破而失去词感,结构的凝固性和稳定性减弱 ,这时的双音节单位可能是一个自由二字短语,不再是 基本分词单位。双音节基本分词单位我们也称二字词, 双音节有时也称作二字组。 第二节结构饱和度 吕叔湘(1979)讨论了语素的活动能力与语法单位 之间的关系,认为除了全部由黏着语素构成的语言单位 不可能是短语外,各语素的活动能力或者它的自由与黏 合程度跟整个语言单位是词还是短语没有必然的联系, 单纯用有无黏合语素来确定一个组合是词还是短语是有 问题的:自由语素相加(FF),可以是短语(工人农民 ),可以是词(田地),还可以是不成词的多音节语素 (高射);自由语素与黏着语素相加(FB),可以是短 语(老师同学们),可以是词(高兴),也可以是黏着 语素(高速);黏着语素相加(BB),可以是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