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修订本)

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修订本)
作者: 周绚隆 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修订本)
ISBN: 9787559841339

作者简介

周绚隆,男,1969年生于甘肃庆阳。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翻译和散文写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陈维崧年谱》、《元文选》(与邓绍基合作)等。现任中华书局总编辑。

内容简介

明朝亡国,分两个阶 段,性质也略有不同。北 都之亡,亡于李自成农民 军之手;南都之亡,亡于 清兵之手。清人入主中原 ,一开始在北方并没有遇 到太大的抵抗,故而一路 挥师南下,势如破竹,但 在江东南却遭遇了意想不 到的抗拒。不过抵抗者没 有统一领导,且缺乏必要 的训练,面对训练有素且 装备精良的武装入侵者, 虽然英勇抗击,最后都以 失败告终。 民众的抵抗招来了征 服者残酷的报复,对抵抗 最激烈的扬州、江阴、嘉 定等城市,攻克之后都下 令屠城。这在历史亲历者 的心中,形成了挥之不去 的梦魇,即使在清初文禁 森严的背景下,也有不少 文字流传了下来,比如王 秀楚的《扬州十日记》、 韩菼的《江阴城守纪》、 许重熙的《江阴城守后纪 》、朱子素的《嘉定屠城 纪略》和无名氏的《研堂 见闻杂录》、《吴城日记 》等,为后人了解这一段 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嘉定的正式抵抗是顺 治二年(乙酉,1645) 七月初四日结束的。城破 以后,守城的主要领导人 ,前明弘光朝通政司左通 政侯峒曾和进士黄淳耀均 以身殉,从死者甚众,其 中就有侯峒曾的两个儿子 侯玄演、侯玄洁和黄淳耀 的弟弟黄渊耀。这次守城 的前后经过,《嘉定屠城 纪略》记载甚详,而相关 的正史对这些战事往往一 笔带过,只记了一些主要 人物的名字。 历来史家只重视对重 大事件的著录和重要人物 的介绍,平凡的生命在多 数人笔下都被压缩成了数 字,更多的时候甚至都进 不了统计数字中。所以, 当事人的个人记述对于补 充历史的细节,还原历史 现场,弥补正史记载的不 足,就显得弥足珍贵。在 这个意义上,侯峒曾胞弟 的《侯岐曾日记》,可以 说接续了《嘉定屠城纪略 》的书写,而其现场的真 实感和内容的丰富性要远 远高于后者。它从私人的 立场,以一个家族的遭遇 ,向我们展示了易代之际 江南社会的变化和遗民的 复杂心态,以及新政权建 立之初在政策制定和执行 上的随意性,和其对下级 官吏约束的失控。后两点 ,在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 遗民对新政权的疏离。 嘉定县在明代属南直 隶苏州府管辖。侯氏祖上 本姓杨,宋代自燕北南迁 ,世居嘉定诸翟。其远祖 道升因表兄侯守常无子, 且年岁倍长,被抚为嗣, 由此得袭上谷侯氏之名。 道升累传至尧封,于隆庆 五年(1571)成进士, 官至监察御史,迁福建参 政。其族遂显。尧封孙震 旸,万历三十八年 (1610)成进士,官吏 科给事中,有直声。震呖 育有三子:峒曾、岷曾、 岐曾。其中峒曾、岷曾为 孪生,兄弟三人少负才名 ,时有“江南三凤”之誉。 但岷曾不寿,二十一岁未 婚而亡。峒曾于天启五年 (1625)成进士,初授 南京兵部主事,后出为江 西提学参议,累迁嘉湖道 左参政。弘光时,召为通 政司左通政,未赴。岐曾 则蹭蹬场屋二十年,仅得 为国子监生。峒曾、岐曾 各有三子,峒曾子玄演( 字几道)、玄洁(字云俱 )、玄瀞(字智含),岐 曾子玄汸(字记原)、玄 洵(字文中)、玄泓(后 更名涵,字研德),皆夙 承家学,世有“上谷六龙” 之目。 P4-7 1.《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初版于2020年1月在中华书局出版,首印3000册,很快售罄,市场上现已为难得之货。 2.相较于原版,本次修订本除适当增补了一些图幅外,还重新精心设计了版式,装帧设计上将原版平装本升级为精装本,内文版式设计方面则将原版单色印刷升级为四色彩印,并配合文字,对图版大小做了合理的调整,突显图文并茂,从而更适合于阅读和鉴藏。 3.修订本除了在书籍本身做了精心的设计外,还随书设计制作了一张正反两面彩色印刷的三折页,内容为《侯氏家庭成员信息图》及《<练川名人画像>所载侯氏家族及亲友肖像》,作为附赠品,制作精美,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