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湾道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索洛湾的剧变震荡期 索洛湾在哪里? 陕北以南,关中以北,中间横亘的巨大山岭,就是著 名的大桥山。大桥山衔接陕甘。据《大明一统志》载,大 桥山“南连耀州,北抵盐州,绵延八百余里”。 大桥山原始森林密布,千峰竞绿,万峰争翠,犹如一 条绿色的长龙,如石拱桥梁般,连接八百里秦川和千沟万 壑的陕北高原于西北地区,北为“子”,南日“午”,故 称子午岭。 大桥山东南处是小桥山。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崩,葬桥山”。桥 山,即现今黄陵县境内的小桥山。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 陵寝就位于小桥山之巅,被誉为“天下第一陵”。 黄陵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该县因“人文始祖”轩 辕黄帝,也被称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人文圣地”。 “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 文明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也道出了黄 陵县在中国地理位置的标志性地位。 黄陵县不仅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淳朴善良的黄陵人民用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在20世纪 30年代初就进行了红色革命武装斗争。 1931年至1933年间,陕北早期革命领袖刘志丹、谢子 长、习仲勋、张秀山、高岗、王吉泰等率领陕甘游击队和 后来的红二十六军,经常在这一带进行革命活动。1934年 ,陕甘宁第三路游击队在黄陵境内建立了革命武装——中 宜游击队。后在小石崖成立了中共陕甘边南区党委和陕甘 边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尤其是双龙镇、小石崖、上畛 子等地区的革命政权,一直坚持到全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站在黄帝陵之巅,放眼望去,整个陵地和县城都被沮 河山环水抱着,形成了“仙岛”形势。沮河,旧称“姬水 ”,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姓氏由此而来。沮河延绵 120多千米,后汇入洛河。母亲河沮河不仅滋养着黄帝文化 源远流长,也滋养了一代代勤劳善良的黄陵人民。 从桥山下的县城出发,沿着沮河向上溯源,一路向西 47千米,几经峰回路转,山环水绕,在越走越密越幽深的 沮河支流源头,一个凹形的山林小村庄跃然眼前,这个并 不起眼的小山村,就是我们的主角——索洛湾。 沮河水沿着大桥山的支脉——双龙山脚下流过,形成 一个优美的弧线,小山村就安静地坐落在这个弧线的弯道 之中。 传说古时村北山湾间曾长有一株高大的娑罗树,枝繁 叶茂,翠荫蔽日,所结果实名叫娑罗果,是一种珍稀的中 药,医治结症有特效。娑罗树属佛教四大圣树(菩提树、 娑罗树、阎浮树、苾刍树)之一,据佛经《本生经》记载 :摩耶王后诞释迦牟尼佛祖于娑罗树下。因此,娑罗树被 称为圣诞树,又称七叶树或北方娑罗树。唐太宗李世民在 位时,唐朝高僧玄奘自天竺国(今印度)取经时带回几粒 娑罗籽,曾种在他译经之地玉华宫,又在玉华宫之北—— 今索洛湾山边也种下几粒种子,玉华宫和索洛湾村的娑罗 树苗后来都长成了参天大树。那时,索洛湾只有几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