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院学子看社会: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调查报告专辑
作者简介
\" 李邢西 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物资学 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先后荣获北京市 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高 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021 年带领团队获 评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20 年带 领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 士点,2014 年带领学院获评北京高校德 育先进集体。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重大 项目各1 项,发表学术论文40 多篇。 张建宝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物资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主持国家社 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北京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 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专项近10 项;入 选北京高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神校园巡讲团、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 划”;主持建设北京物资学院“明理致远” 辅导员工作室。 郭继武 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 师,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 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荣获全 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北京 市师德先锋、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北京市青年英才、第九届北京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决赛二等奖、北京 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 主持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 门、北 京市青年英才项目1 项。主要从事党史 党建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红旗文稿》 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2 项。 \"
内容简介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分析报告 西方经济学 王亚欣 一、研究院背景、架构及研究成果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是2020 年由 马骏博士倡议发起成立的一家为中国和全球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 市场、产品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平台的智库。作为一家非营利性机构, 研究院 的目标是在绿色金融、气候融资、低碳发展等领域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智库, 为改善全球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院下设六个研究中心, 分别是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绿色建 筑与可持续规划中心、ESG 投资研究中心、自然资本投融资中心、绿色科技 研究与投资促进中心、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一) 研究院组织架构 1.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支持“一带一路” 绿色投资原则(以下简称 “GIP”) 秘书处北京办公室及其指导委员会、工作组的工作以及绿色项目库 的开发, 推动GIP 签署机构强化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评估项目的环境影响 并创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还将面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一带 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以及主要金融、研究和第三方服务机构, 开展绿色金融能力建设, 开发相关学习工具和产品, 推动知识共享, 并与国 内外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绿色金融相关课题的研究。2.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规划中心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规划中心致力于绿色低碳建筑的全过程规划设计和建 设。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 该中心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支持城乡建设、 城市更新、产业园区以及建筑科技创新, 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 提高新建 建筑节能水平, 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 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 全面促 进我国建筑业在新历史阶段向可持续方向转型发展。 3. ESG 投资研究中心 ESG 投资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和推广ESG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 理 念、方法和工具, 协助基金、银行和保险机构开发ESG 产品和分析工具。基 于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ESG 数据, 提供上市公司ESG 评分及评分标准、发 债企业ESG 评分及违约率预测、企业ESG 深度分析报告、投资组合的ESG 表 现、ESG 事件舆情自动跟踪、ESG 指数产品设计, 以及ESG 信息披露咨询建 议。计划组建ESG 投资者联盟, 提供ESG 方法和工具的交流与推广平台。持 续开展绿色金融政策研究、绿色产业研究, 支持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及绿 色金融机构建设与产品创新。 4. 自然资本投融资中心 自然资本投融资中心开展自然资本投融资相关的前沿研究与决策咨询服 务, 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保育领域, 促进自然资本增值, 包括生物多样性投融资、绿色新农村建设、蓝色金融等与政府、国内外科研 和智库组织、投资机构等展开积极合作。 5. 绿色科技研究与投资促进中心 绿色科技研究与投资促进中心由研究院与英国碳信托(Carbon Trust) 共同发起。根据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和北京—伦敦合作备忘录的要求, 该中 心将开发国际绿色科技项目库, 向投资机构和企业推广绿色科技项目, 在 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储能技术、固废技术等领域开展行业趋势研究, 支 持绿色科技投资机构的决策及其与国际的合作, 为绿色科技项目落地提供 咨询服务。6. 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专注能源和气候变化行动研究, 依托低碳行动 数据库和系统分析工具, 协助决策者制定可执行、可投资的绿色低碳发展规 划。团队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气候战略跟踪、绿色发展政策和实践、清洁能源 和绿色金融协调优化、区域低碳发展行动等。该中心近期牵头的若干工作主 要包括帮助地方政府设计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的产业减排路线图, 以及支持此目标的绿色金融路线图, 协助高度依赖煤炭相关产业的地区研究 设计低碳转型方案, 为地方零碳示范园区规划提供咨询建议。 (二) 研究院数据库建设 1. “一带一路” 绿色项目数据库 “一带一路” 绿色项目数据库旨在创建一个可以推动和促进绿色投资, 降 低搜索成本和融资成本, 提高包括“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绿色项目的商业可行性, 并最终实现该区域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综 合性平台。该数据库与气候和环境风险评估工具(CERAT) 相连接, 有利于 量化投资项目的环境风险和利益, 提高项目透明度, 并明确责任。 2. 气候和环境风险评估工具 气候和环境风险评估工具(CERAT) 致力于帮助利益攸关方量化投资项 目的环境风险和收益, 提高透明度, 并展现责任。该工具集成了基于项目层 面技术信息评估环境和气候风险的现有方法。 3.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指数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指数(China LOGIC) 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指标评价体 系, 通过建立城市数据库和构建指标评价方法, 追踪进展, 评估表现, 同时 帮助城市分析并提出实现清洁能源和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 使城市尽早实现 达峰。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指数报告系统收集和整理了中国115 个城市2010 年 和2015 年的相关数据, 涵盖23 个低碳和绿色指标, 从10 个经济和人口纬度 描述城市特征。研究院创建了一个交互式LOGIC 网络工具, 允许用户探讨 LOGIC 的众多参数, 为中国低碳城市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提供窗口。4. 绿色科技数据库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发展绿色金融, 支持绿色科技” 为工作重点, 与多方共建“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北京绿 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各合作机构的资源, 联合科学家和科技创新企 业, 对接金融资源, 支持经济和科技发展。该平台内容包括: ①建立绿色科 技项目库和绿色科技投资机构网络; ②通过项目资源对接、专题路演等形式 推动绿色金融与项目对接落地, 打造标杆项目; ③实现正式会议和非正式交 流常态化; ④探索建立孵化加速平台。 (三) 研究院研究成果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围绕“双碳” 目标和绿色金融, 结合 国外经验, 分析国内发展现状以及在“双碳” 目标下实现绿色金融和可持续 发展的路径。其研究成果主要以研究报告形式发布, 从成立至今, 发布的主 要研究报告如表1 所示。 \" 这本书是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课学院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 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眼光独特,思维创新,集众多优秀作品于一体。本书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挑选了入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优秀企业、机构,分析了通州新城的挑战和机遇,具有一定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