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转型:百年变局下的欧盟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导论 理解欧盟的危机与转型 欧盟处在十字路口。2008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以及随之而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 ),让欧盟及其成员国经历了严峻的挑战,欧元区甚至 一度面临解体的风险。当前金融层面的威胁虽然已经大 为缓解,但是,经济增长乏力、乌克兰危机、恐怖主义 、难民潮、英国脱欧等挑战又接踵而至,新冠肺炎疫情 大流行又使得欧洲经济社会面临“二战”后最为严重的 冲击。多重危机之下,欧盟开启了艰难的改革与转型进 程,力图通过“大胆变革”来实现“欧洲复兴”。作为 全球三大经济体之一,欧盟综合实力雄厚,是全球重要 的战略力量和牵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 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 及随之而来的中美之间趋于激烈的战略竞争,无疑是百 年变局最为核心的内容,但欧盟在这场百年变局中绝不 是旁观者,而是扮演关键角色。对此,知名专栏作家托 马斯?弗里德曼这样描述:“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谁 能在技术标准、贸易规则 和 科 技 竞 争 中 将 欧 盟 争 取 到 自 己 这 边, 谁 就 能 为 21 世 纪 的 全 球 数字商业制定规则。”正因为此,对欧盟转 型及其发展前景的研究成为当前国际关系领域学术界和 政策界普遍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 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来看,欧盟的发展无疑关乎 未来全球多边秩序的演变,会对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的外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当前欧盟也开 启了新一轮的对华政策调整,认为中国不仅是合作伙伴 ,还是“制度性”竞争对手,对华关系中的“对抗性” 色彩明显增加,并且有向美国对华政策靠近的趋势 。但欧盟仍是中美欧三角关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为中 国外交提供了时间窗口和回旋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第一,欧盟对中国的战略恶意要弱于美国。欧洲 政界主流认为“接触”政策虽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 但仍是有效的,应该通过公平竞争与协商合作的方式来 发展对华关系,而非简单的敌对与孤立。第二,对于中 国崛起所带来的挑战,欧美虽然有很多共识,但关于如 何应对,欧美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欧盟不认同美国与 中国进行“新冷战”的思维和做法,而美国也怀疑欧盟 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实现美国在对华政策方面的目 标。这为中欧关系的未来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中国的研究者,我们对欧盟的危机和转型的理 解主要基于四个问题,这也构成了本书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欧盟?无论是正 确研判欧盟的发展趋势,还是分析欧盟未来前景对中欧 关系的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一个怎样的欧盟才 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是判断欧盟未来发展趋势给中 欧关系带来机遇还是挑战的衡量标准。据此,才能清晰 地理解我们要为中欧关系做些什么,以及能够做到什么 程度。2016 年 6 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来之后,美国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发表 评论文章《英国脱欧后:西方的衰落与中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