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护理专业基础知识

2023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护理专业基础知识
作者: 编者:李永新|责编:丁有如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57.60
折扣购买: 2023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护理专业基础知识
ISBN: 9787519202590

作者简介

李永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

内容简介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护理学· 第一章护理学导论 第一节绪论 一、古代护理学 远古时代,人们把疾病的发生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结合在一起,认为自然界的任何生命都要依赖于一种无形的力量才能获得生命力,疾病可以运用迷信的方法(如巫术)来治疗。在这个时期,母亲扮演着护士的角色。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逐渐创造了各种处理伤痛和疾病的方法,同时对护理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从事医疗工作的人要以观察、诊断、记录等方法探求病因和对症治疗的观点。他创立了“体液学说”,还教会了人们应用冷、热、泥敷法等护理技术,这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由于医护一体及宗教、战争的影响,古代护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古代护理主要包括家庭护理、宗教护理及医院护理。 二、现代护理学 佛罗伦斯·南丁格尔,护理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为使护理成为一门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一个富有的家庭。1854年~1856年,她带领护理人员参加了救治克里米亚战争伤员的工作,使英国伤员的病死率从42%下降到22%。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圣多马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的代表作是《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1912年,国际护士会(ICN)成立了南丁格尔国际护士基金会,并首次颁发了南丁格尔奖。同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国际护士会是世界各国自治的护士协会代表组织的国际护士群众团体,1899年成立于英国伦敦,是最早的国际组织之一,目的是促进各国护士的交流,加强各国护士间的联系,增进友谊,并能共同为促进人们的健康、预防及治疗疾病、发展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国际护士会的宗旨:①推动各国的健康服务,提高护理学术标准;②改革护理教育设施,扩大护理服务的范围;③通过改善护士的职业、社会及经济条件,来提高护士的地位;④与相关的卫生机构及组织合作;⑤强调护士应尽自己作为公民的职责;⑥发展护士间的国际合作及友谊。 三、护理的概念的演变过程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医学的发展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控制,生物医学模式形成。在这一阶段,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有病”,并且认为疾病是由细菌或外伤引起的机体结构的改变或功能异常。因此,一切诊疗行为都应围绕着疾病进行,即以疾病为中心,以消除病灶为基本目标。受此思想的影响,这一阶段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协助医师诊断和治疗疾病。 2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 20世纪40~7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及系统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健康与精神、心理、社会环境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新的健康观,这扩大了健康研究和实践的领域。美国护理界对护理的定义重新进行了讨论,指出护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护士对人的全面理解及护理能力,应重视“人”是一个整体,在配合医师治病的同时,开始注重对人进行整体护理。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延续到现在。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带动了护理模式的转变,这要求护士应将护理对象看作一个具有生理及社会需要的整体。由于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和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很多研究护理现象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概念模式。 第二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包括患者,还包括健康人;研究内容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还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现代护理学包括四个最核心的概念,即人、环境、健康和护理。 一、人 人可以泛指所有的护理服务对象。护理服务对象既包括健康人,也包括患病或处于临终状态的人。不同的护理理念,对服务对象的理解也不同。 二、环境 影响机体生存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统称为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 (1)内环境:主要是指机体组织细胞的生存代谢环境。 (2)外环境:以人为中心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三、健康 (1)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健康。 (2)健康是一个多维的概念,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及道德健康。 四、护理 (一)护理目标 护理提供专业的健康照护,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对健康的需求是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护理能使健康状态不同的人维持、恢复健康或帮助其达到最好的健康状态。 (二)护理学 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护理学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及护理艺术,为人们生老病死这一生命现象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服务。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及减轻病痛。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包括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 Tips 美国护士会对护理学的定义为“护理学通过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并为个人、家庭、社区或人群代言的方式,达到保护、促进及最大程度提高人的健康及能力,预防疾病及损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第三节护理学的相关理论 一、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属性 1概念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 2分类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 3基本属性 (1)整体性:理想的系统整体功能应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之和。 (2)相关性: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各要素乃至整体系统发生变化。 (3)动态性:系统内部应不断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4)集合性:每个系统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单个要素不能称为系统。 (5)层次性:系统具有不同层次。对于某一系统而言,它既由一些次系统组成,同时,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生长与发展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其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观察人的行为,他根据对精神病患者多年的观察和治疗,创立了性心理发展理论。 (1)意识层次: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2)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本我,人格最主要的部分,是潜意识欲望的根源。②自我,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外界与本我关系,以使人的行为适应社会和环境。③超我,人格中构成良知与道德价值观的部分。主要功能为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3)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从性心理发展的角度论述人格的发展,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见下表。 阶段年龄特点 口欲期0~1岁原欲集中在口部,婴儿可通过吸吮、吞咽和咀嚼等经口的活动获得安全感和快乐 肛欲期1~3岁原欲集中在肛门区 性蕾期3~6岁原欲集中在生殖器,儿童能觉察到性别的差异 潜伏期6~12岁儿童把性欲的冲动压抑在潜意识中,将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上 生殖期12岁以后原欲回到生殖器,个体将注意力转移到与自己年龄接近的异性上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每一时期各有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要面对,危机处理是否恰当将导致正性或负性的社会心理发展结果,处理得越好,人格发展就越接近正性,也就越能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1)婴儿期:出生至1岁,信任对不信任是此期发展的危机。 (2)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或疑虑是此期发展的危机。 (3)学龄前期:3~6岁,主动性对内疚是此期发展的危机。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是此期发展的危机。 (5)青春期:12~18岁,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是此期发展的危机。 (6)青年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是此期发展的危机。 (7)成年期:25~65岁,繁殖对停滞是此期发展的危机。 (8)老年期:65岁以上,自我完善对悲观失望是此期发展的危机。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不是由教师或父母传授给儿童的,而是儿童通过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寻求刺激,主动发现的过程。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感觉运动期:0~2岁,此期思维的特点是婴幼儿通过自身的动作和感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2)前运算期:2~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发展到了使用符号的水平,开始具有一些原始的推理能力,但还是不能进行有逻辑和理性的思考。此期,儿童的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总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周围的世界。 (3)具体运算期:7~11岁,此期儿童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能同时考虑问题的多个方面,开始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没有抽象思维能力。 (4)形式运算期:从11岁起,此期个体思维已发展成熟,开始思考抽象问题。 三、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一)基本需要层次 马斯洛按重要性和发展的先后顺序,将人的基本需要排列成七个层次,并用金字塔的形状加以描述,这就形成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四种需要称为基本需要。 各种需要及其内涵,见下表。 需要内涵 生理需要 人类最基本的维持生命与生存的需要,包括空气、水分、食物、休息、活动等,如果这些需要不能被满足,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安全需要 希望自己得到保护,免受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安全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才会展现出来的 爱与归属需要 有得到和给予两个方面,即个体渴望去爱和被别人爱,也希望被他人和集体所接纳,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需要 《2023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护理专业基础知识》是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指导用书,由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对山东省医疗卫生考试大纲及历年考试真题进行深入研究后编写而成,具有辅导书的框架、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本书文前有考情综述。正文分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五篇,文中设有Tips和经典真题模块,可帮助记忆,巩固复习效果。本书力求为考生夯实知识点,明确思路,轻松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