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 (美)埃德温·李费佛|译者:马葛
出版社: 立信会计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股票作手回忆录
ISBN: 9787542941794

作者简介

埃德温·李费佛,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政治家。在1922年他以拉瑞·利文斯顿之名描写描写美国投资天才杰西·利弗莫尔股市生涯的大起大落,连载于《星期六晚间邮报》。这部小说发表后,德温·李费佛声名大噪,成为知名的财经作家。

内容简介

第1章 不到20岁,我在投机行赚到了人生第一 个1万美元 中学毕业后,我就出去打工了,在一家股票经纪 公司找到一份报价员的工作。我对数字很敏感,并且 特别擅长心算,在学校时,我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3年 的算术课程。作为一个报价员,我的工作就是将股价 写在客户室的大报价板上。通常会有一个客户坐在股 票价格收报机旁喊出股价。我从未因为他们喊得太快 而跟不上,无论多快,我总能记住价格,没有出过任 何问题。 公司里还有很多其他员工,当然,我和他们成了 朋友。但是一旦市场交投活跃,工作需要我从上午10 点一直忙到下午3点,甚至没有什么时间和他们说话 。然而在交易时间里,我并不在意这些。 但是繁忙的交易并没有妨碍我对于工作的思考, 这些报价对于我来说并不代表股票价格,不代表多少 钱一股,而仅仅是数字而已。当然,我知道它们代表 着某种意义。它们不停变化,这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 东西。它们为什么会变化?我不知道,也不关心,我 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只是看到它们在变化。这就 是我在工作日的5小时和周六的2小时(当时的美国股 市周六开市2小时——译者注)所要思考的问题:这 些报价总在不停变化。 这就是我对于股价走势开始感兴趣的缘起。我对 于数字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可以记得股价在上涨或下 跌前一天时的具体变化情况,我对于心算的喜爱这时 候派上了用场。 我注意到,股价在上涨或下跌前,走势通常会表 现出一定的习惯,这些同样的情况出现得多了,对我 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虽然那时我只有14岁,但我 在观察了几百次之后,我发现自己开始验证这些习惯 的正确性了——将股票今天的走势和其他时候的走势 相对比。没过多久,我就开始预测股价的变化了。正 如我说的,我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股价之前的走势。 我把这些“行情简报”记在脑海里,寻找那些符合我 记忆模式走势的股票,并为这些股票设定“闹钟”— —你知道我的意思。 举例来说,利用这种方式,你可以确定哪里是买 入比卖出更合理的位置。股市就像一场战争,而过往 行情就是你的望远镜。通过它,十次里面你可以取胜 七次。 我很早就学到的另一个经验是华尔街没有新事物 。不可能有新事物,因为投机就像山岳一样古老。股 票市场上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很早以前就发生过,以 后也还会再发生。这个经验我从未忘记。我想我真正 记住了股票价格变动的时间和方式的规律,正是这种 记忆成为了我之后证券投资的经验。 我变得非常沉迷于这个游戏,非常迫切地去预测 所有热门股票的涨跌。为此,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将 自己对于股价的判断记录在上面。对我来说,这个本 子不像其他人的记事本那样,用来测算挣到多少利润 或者亏损多少本金,以防因大涨而昏头或因大跌而沦 落到进救济所的情况发生。它是对于我判断对错情况 的记录,我对下一步可能出现的走势做出判断后,最 感兴趣的就是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换句话说, 就是我是否预测对了。 例如,在星期一研究了一只热门股票当天的涨跌 之后,我感觉它的走势就像以往它在跌去8到10个点 之前的走势,那么我就会记下这只股票以及它的价格 ,并根据以往类似的情形写下它在星期二和星期三应 该出现的价格。之后我会根据实际行情来检查我的判 断是否准确。 我对行情数据的兴趣最早就是这样来的。我首先 会把股价实际的波动与自己脑海中预测的涨跌情况进 行联系。当然,股价的波动总是有原因的,但是行情 数据并不理会这些,它从不解释。我14岁时不会去问 行情为什么这样进行,现在我40岁,也同样不会问。 某只股票价格波动的原因,在两三天之后,甚至几周 、几个月之后都可能不会为人所知,但这又有什么关 系呢?你做的是今天的交易,而不是明天。原因可以 等待,但你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就会被市场抛弃 。这样的事情我看到的太多了,你应该还记得那次空 管公司(Hollow Tube)的股价大跌3个点,可其他股 票却纷纷迅速上涨的事情吧。这是事实,直到下周一 ,你才看到董事会公布不进行分红的决议,这就是原 因。董事们知道他们要做出什么决策,即便他们不抛 售股票,他们也不会去买入。没有内线买入,股价不 跌才怪。 就这样,我坚持记录行情数据有大概6个月的时 间,每天完工后,我并不着急回家,而是记下需要的 数据,研究它们的变化,寻找重复或是类似的走势。 我已经在尝试着读懂行情走势了,可我当时并没有意 识到这一点。 一天,我正在吃午饭,一个年纪比我大一些的男 孩找到我,悄悄问我有多少钱。 “你问这个做什么?”我说。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