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警语(小说之神的自我解剖与警世通言)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 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巨擘。 常年埋首书斋,短短三十五年间,创作超200篇作品,独步日本文坛。他以清冷灵动的文字、奇趣深沉的巧思,揭露阴暗丑陋,展现对社会的思考与质疑。 丛书主编 魏大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国际芥川学会中国分会原副会长。主要译著:田山花袋《棉被》、太宰治《人间失格?斜阳》等。
内容简介
妇女运动唯有期待妇女自身的力量,除此之外,必无成功的希望。——《日本的女人》 遥远的宇宙尽头和银河之畔所发生的一切,其实同我们这泥团上的并无二致。生死照惯性运动定律循环不息。——《侏儒警语?星》 肆意违反道德者乃经济意识匮乏之人;—味属从道者乃懦夫和懒汉。——《侏儒警语?修身》 良心乃严肃的趣味。——《侏儒警语?修身》 良心也许制造道德。而道德至今仍未造出良心的良字。——《侏儒警语?修身》 所谓贤人,归根结底就是能使荆棘丛生之路也绽开玫瑰花之人。——《侏儒警语?好恶》 古典的作者是幸福的,因为反正都已死去。——《侏儒警语?古典》 我们或者诸君——是幸福的,因为反正古典的作者都已死去。——《侏儒警语?又》 只要一提起艺术,他们眼前便出现常人所不知晓的金色梦幻。其实他们也并非未曾拥有幸福的瞬间。——《侏儒警语?幻灭的艺术家》 假如堕入炼狱,我保准以闪电速度一把夺过饿鬼道的饭食。更何况什么刀山火海之类,只消住上三年两载,也就可以处之泰然。——《侏儒警语?炼狱》 少年时代的忧郁是对整个宇宙的傲慢。少女——永远清冽的浅滩。——《侏儒警语?S.M的智慧》 所有社交都必然辅以虚伪。如果丝毫不带虚伪地对我们的挚友倾吐肺腑之言,纵是古代管鲍之交也不能不出现危机。——《侏儒警语?社交》 古往今来,众多父母不知重复了多少遍这样一句话:“我终归是不行了,但无论如何要使子女出人头地!”——《侏儒警语?亲子?又》 我们并不能做想做的事,只是在做能做的事。这不限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大概神也未能称心如愿地创造这个世界。——《侏儒警语?可能》 老好人像是天上的神。其一适合对其讲述欢喜,其二适合与之倾诉不幸,其三其人是可有可无的。——《侏儒警语?老好人?又》 天才距我们仅一步之隔。同代人不理解这一步千里,后代人则又盲目崇拜这千里一步。同代人为此而置天于死地,后代人则因之焚香于天才的灵前。——《侏儒警语?天才?又》 单就处世而言,热情的不足倒不足为虑。相比之下,更危险的显然是冷淡的缺乏。——《侏儒警语?处世智慧?又》 我们坦然公开我们的愚而不以为耻的场合,限于对幼儿或对猫狗之时。——《侏儒警语?幼儿?又》 志在舞文弄墨者无论是怎样的城里人,其灵魂深处都得有个乡巴佬。——《侏儒警语?作家?又》 任何人都不反对摧毁偶像,同时对将自身塑为偶像亦无异议。——《侏儒警语?偶像》 且听下落的锤音节奏。只要这节奏尚存,艺术便不会消亡。——《侏儒警语?民众?又》 我固然失败了。但造我之物必然造出别人来。一棵松的枯萎实在不足挂齿。只要存在广袤的大地,便有无数种子孕育其中。——《侏儒警语?民众?又》 只要新文艺诞生,则必出自无产阶级之魂。——《文艺的,过于文艺的?二十七》 我时常这样想:纵然我没出生在这个世上,也一定会有别人写出我这样的文章。因此与其说那是我的作品,不如说那是生长在一个时代土地上的几棵小草中的一棵。于是我的作品不能成为我个人的骄傲。——《续文艺的,过于文艺的?二》 要想获得较为平和的一生,归根到底莫如不当小说家。——《小说作法十则》 我们伫立于茫茫人生中,唯有睡眠给我们带来平和。——《西方之人?耶稣的一生》 ★文豪之死:芥川龙之介的人生清算,他的热情比死亡更有力 ——他的毁灭既不凄美也不残酷,更像一种宇宙法则,宛如脚下无人问津、无声转动的地壳。终于轰然一响,一切概念与修辞陷入黑洞洞的虚无,世界由此归于平静。 以《侏儒警语》为首的诸多杂谈随笔,是芥川生命尽头的火力全开。 他表达的社会理念具备相当的超越性,指向追求平等的价值观——他支持妇女的自立,呼吁“妇女运动唯有期待妇女自身的力量,除此之外必无成功的希望。” 他盛赞无产阶级的力量,相信“只要新文艺诞生,则必是出自无产阶级之魂。”……但当时日益猛涨的军国主义氛围、雪上加霜的家庭窘境,让他的创作变成一次次的自害。 他以赤子之态,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力竭而亡。 ★私生活实景全揭露,他其实从未有过放浪的资格 ——艺术的天火烧尽万事皆允的侏儒假面,露出名为“现实”的残酷。 尽管芥川在小说中创造了无数殉道者、纨绔客、精明人,但他在随笔和杂谈中展现出的日常却充满真实而具体的拮据。他的烦恼和百年后的我们如出一辙:好面子的原生家庭,一页纸几分钱的稿费,毫无用武之地的本专业,病总不见好的幼子,斤斤计较的银钱往来……尽管如此,他仍会为外甥比起零花钱更想要一幅影印版伦勃朗画作而高兴。 所以“炼狱何惧,管他刀山火海,两三年便可处之泰然”; 所以他戴上侏儒的假面,为世间带来平等的爱与痛恨。 ★外文原版、文言古籍、宗教经典……求索为去媚俗,归坦诚 ——饱尝凄苦的凡胎踩在舶来的偶像之上,颠覆圣子降临的虚伪赞歌。 只有逐一读过芥川的文艺杂谈,才能切身感受到他堪称恐怖的阅读量和记忆力。少有日本文学家能像芥川一般,在欧风美雨的浪潮中,直白地指出中国古典对日本文化的奠基作用;近乎戏言的笔调,将西方宗教观与文学剥离,用充实的论据、严丝合缝的论证打破集体意识中的偶像和权威。近乎自毁的坦诚创作,脱离了日式耻感,达到一种普世的坦诚。 ★除了新感觉派、白桦派、明星派……他们还是经常互相安利、互通有无的可爱朋友;更有芥川龙之介VS谷崎润一郎,150余日超长对线 ——挂人骂战,一百年前他就玩过了 菊池宽和久米正雄都是芥川发小已近乎常识,而亲密至何等程度只有在随笔中方能体会——他们在随笔里出现的频率,几乎和大烟枪芥川抽烟的频率等同;芥川会借传授写作技巧戏谑久米贫乏的恋爱经历;会用撒娇般的口吻称室生犀星大哥;只敢在通信中大夸特夸偶像志贺直哉,见了面却笨嘴拙舌;而面对不学无术的评论家,以及与前辈谷崎润一郎的小说形式之争,他更是将《文艺春秋》变成一款纸质微博…… 写随笔的他,是一个爱说教的死正经,一个温柔的阿呆,一位大家的好朋友。 ★深耕日本文学译者团队,名译精校,倾力打造 由深耕日本文学多年的学者、译者魏大海主编,携林少华、郑民钦、高慧勤、宋再新、杨伟等日本文学领域翻译名家,挖掘文豪全风貌,让每个世代的阅读者都能以不同的角度与心境品味芥川经典。 ★与文豪的一期一会,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珍藏佳品 芥川文库整体视觉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使用新锐插画师HY.何的“人间新浮世绘”系列插画,鬼气又灵动的人物形象,契合芥川龙之介内心—— “隐隐的不安”,绚烂的色彩背后描绘着万千世象,以及惨烈的内心世界。内外封特种纸专色印刷,内文使用胶版纸,长期典藏,细腻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