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话(上下)](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1108/20/20191108204711348.jpg)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6.40
折扣购买: 中国史话(上下)
ISBN: 9787532580590
元谋人和北京人的时代,在远古**被称作旧石 器时代前期。从人类取得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看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还不过是一群群采集者。平时主 要靠采集野果、挖掘植物的块根填充饥肠,偶然猎获 些小的或温驯的动物,吃顿烧烤野味,那就是难得的 美餐了。因此,他们也就未能跨越原始人群的历史阶 段。 又过了几十万年,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一批批 采集者先后成长为勇敢的猎人了。这在考古发掘方面 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1954年,在山西省汾河岸边发现了距今大约有十 万年左右的丁村人。他们打制的三棱砍砸器已颇有特 色,表明其劳动技能大大提高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 打制的形状一致的石球。据推测,有些状如苹果大小 的石球可能是用来制作狩猎工具“飞石索”用的。方 法是把两个石球分包在两个小皮囊中,然后用皮绳把 它们系住。使用时,猎人手握一球,在头上旋动,看 准猎获物即向其投出,皮绳由于球的旋力作用,就可 以把动物的脚或颈紧紧缠住了。 1976年,考古工作者来到山西省西北部的阳高县 许家窑村,发现一个遗址中埋葬了五六万斤野马的骨 头。骨头都被砸碎了,显然是被食用后遗弃的。这是 谁干的呢?经发掘找到了许家窑人的遗骨。许家窑人 是怎样猎获那些野马的呢?考古工作者又找到了许家 窑人打制的一千五百多个石球。原来,许家窑人是使 用飞石索猎马的能手。 这堆石球在地下已沉睡了近十万年,它是旧石器 时代中期的典型文化遗存。石球的大批制作表明,在 旧石器时代中期,原始狩猎经济已进人大型围猎的阶 段。大型围猎要求人们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密切的协 作,猎人们的首领还必须有相当的威望。否则,围猎 生产就无法进行。大概就在这一时期,大型围猎经济 引起了生产组织、社会组织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原来 在采集经济中形成的原始人群,开始向*有组织的氏 族制度过渡了。**历经近十万年的氏族制度也就从 这时开始萌芽了。 山顶洞人的文化踪迹——氏族制度的形成 几十万年的悠久岁月过去了,在北京人的故乡— —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又生存着一群比较进步的 人类。他们住在龙骨山山顶的一个洞穴里,因而被叫 作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体质形态比北京人、丁村人 、许家窑人都大有进步,几乎同现代人一样,并且具 有明显的黄种人的特征。他们生活的年代已属旧石器 时代晚期,距今大约一万八千年。 山顶洞人制作工具的技能与其文化成就,在漫长 的旧石器时代历**是相当杰出的,因而他们的名字 在许多专业史中都经常被提到。中国服装**就讲到 ,**枚骨针是山顶洞人磨制的,中国的缝制工艺已 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中国印染史也说,山顶洞人是 中国*早使用矿物染料染色的,他们遗留下来的用赤 铁矿粉着色的石珠就是物证。中国美学史也追溯说, 美的观念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发生,山顶洞人就用海蚶 壳、兽牙、鱼骨、石坠、石珠等制造出了漂亮的装饰 品。山顶洞人在中国哲学**也是鼎鼎大名的,因为 他们已经知道埋葬死去的伙伴,并在其尸体周围撒上 赤铁矿粉屑,希望给死者以再生的鲜血和生命,这表 明原始的**观念已经萌芽。 山顶洞人的种种文化踪迹,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组 织已有长足的进步。就说山顶洞人那充满对死者怀念 之情的埋葬习俗,就显然是在氏族制度的长期生活中 逐渐形成的。这种人和人的关系表明,那时的氏族制 度经过几万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 P3-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