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护佑你的心:“心佑工程”纪实](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520/03/20230520031453810.jpg)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8.80
折扣购买: 让我护佑你的心:“心佑工程”纪实
ISBN: 9787559452504
张茂龙(艺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历任中国报吿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文学创作中心副主任、江苏省报吿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已出版长篇报吿文学作品《黑户》《黑土》《黑店》《好人周光裕》《正义之光》《第二张脸》《死罪难逃》《为官一任》《中国女兵》等二十余部。报告文学代表作《黑户》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入选1992年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辞典》;《好人周光裕》首次诠释了侠肝义胆、助人为乐、勇于担当的“好人精神”,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电视连续剧。
在中国,大约有近3 亿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命运、不同的故事,绽放着不同的笑容,流淌着不同的泪水。 他们中绝大多数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享受着人生中最快乐、最天真烂漫的幸福时光。 也有一群孩子,他们没有正常的心跳,大口呼吸都会觉得痛苦,苟延残喘,有的甚至在等待死亡或正在走向死亡。 2015年1月28日,距马年春节仅有3天时间,正是四处夜歌销腊酒,家家高烛候春风。 皖北某县某镇农民王某外出打工回家过年,其患先天性心脏病的5岁儿子浩浩见到爸爸喜出望外,奔跑过来,想投进爸爸温暖的怀抱。就在距爸爸不到一米的时候,浩浩“咚”的一下摔倒在地。浩浩爸爸赶紧上前将浩浩抱起来,可是经常在梦中叫喊“爸爸”的浩浩,此时因兴奋过度,先天性心脏病发作,出现心力衰竭,再也叫不了“爸爸”了。 浩浩是王某唯一的儿子,生下来3 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这两种心脏畸形在当时已不属于不治之症,及时手术修补,心跳就能正常,但是王某拿不出5万多元的手术费用。期盼着幼小的儿子能治愈,也为了能攒钱早点给儿子手术,王某外出打工很少回家。 没想到的是,儿子的室间隔缺损已导致肺部充血,出现肺动脉高压。 2015年4月16日,本是最美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的日子。陕北农村一对夫妇带着心爱的六岁女儿豆豆,到上海一家医院给女儿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心外科专家诊断后,摇了摇头无奈地告诉他们,这种右室双出口为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在出生3 至6个月手术是可以康复的,可是豆豆已经6岁了,严重的病变不能做手术治疗,他们无能为力,豆豆只能依靠吃药维持生命。 豆豆的父母绝望地带着孩子回到家。 两年后,豆豆因肺动脉高压并发缺氧发作死在妈妈的怀里。 2019年5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一朵本应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却正在枯萎、凋谢。 这天,苏北某乡村十二岁上小学四年级的秦可欣,放学回到家后跟爷爷说:“爷爷,我喘不过气,憋得好难受。”“那你趴床上歇歇。”爷爷对她说。 可欣有先天性心脏病,爷爷只以为可欣又是心脏病发了,以前也发过,趴在床上歇歇也就好了。 可欣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不仅语文、数学成绩好,而且特喜欢画画,可是很不幸,她生下来两个月便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 这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 更不幸的是,因为没钱治疗,可欣的爸爸妈妈相互埋怨,时常争吵,妈妈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爸爸也将可欣丢给了他患眼疾的父亲,外出打工,很少回家。 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可欣很懂事,知道自己有病不能剧烈运动,平时走路小心翼翼,有时病情发作,喘不过气憋得难受,为了不让爷爷担心,都是自己忍着,硬扛过去。 可今天,可欣放学后走在路上,感觉心口被什么堵上了,喘不过气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受,就跟爷爷说了。爷爷害有青光眼,视力模糊,没看到此时的可欣嘴唇和整张脸都因气喘,已经胀得发紫。 到了傍晚,可欣的病情仍没有好转。 爷爷急了,赶紧请邻居给可欣爸爸打电话,要他回来带她去医院。 等了一晚上,可欣的爸爸没有回来。 可欣的家到镇上有好几里路,晚上也叫不到车,爷爷只能守在孙女的床头等着天亮送她去医院。 第二天一大早,可欣没了喘气的声音,爷爷叫了几声,可欣没有应,他请了邻居一起将可欣送往医院。 可是,已经晚了。可欣没有了脉搏,瞳孔散大,医生已回天无术。 爷爷看到,可欣到死都睁着双眼,他知道,听话的孙女多想活着,多想看到爸爸妈妈呀! 是的,三朵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均就此凋谢于先天性心脏病,这个靠药物还不能治好的“心病”。 其实,先天性心脏病并非不治之症,导致三朵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凋谢的,除了先心病本身,还因为家长对这个病认识不清,没有及时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进行及时的手术救治,而他们由于家庭贫困,付不了手术救治的费用,也是重要因素。 三月沐风,空山凝云。三月的春风虽然不像冬天的风般凛冽激昂,虽然不如夏日的凉风般宜人,却让我们获得新一轮的生命与感悟。 2020年3月24日。 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终被攥指成拳、守望相助的14 亿中华儿女战胜,一个朗朗的蓝天中华重回人间,停摆了两个多月之久的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开业,城市乡村重新焕发生机。 江苏省南京市萨家湾。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萨家湾院区15楼心脏外科手术室无影灯下,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心血管中心主任李庆国的手术团队正在进行一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患者是7岁的女孩冬冬,她患有肺动脉闭锁,这是最严重的复杂先心病之一,目前,中国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和医院并不很多。 主刀的医生叫李小波,他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小儿心脏病专家。在全国数量不多的小儿心脏病专家中,李小波手术精湛,称得上医术高超。 5个小时后,手术室的大门打开了。 “怎么样?怎么样?我孩子怎么样?”一直守护在手术室门外的患儿的父母和家人急忙迎了上去。 “手术很成功,你们的孩子有救了!”护士长汪露把口罩拉到下巴说。 “谢谢,谢谢!”孩子的家人激动不已,相拥而泣。 冬冬也是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生下来一个月就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告诉他们,冬冬的先天性心脏病必须尽快手术,否则会越来越重。 冬冬父母一打听,做手术得去省城大医院,手术费用需要15 万元以上,他们只能摇揺头,抱着冬冬回了家。 他们没钱。 冬去春来,冬冬7岁了,心脏畸形导致病症一天天加重,出现了心衰,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不适,颜面、口唇发绀。7年来,冬冬一直忍受着先天性心脏病的折磨。而冬冬一家几亩地耕作只能解决口粮,父亲外出打工的钱还不够给她平时打针吃药的,更没攒到她的手术费。 不过他们很幸运。 正当冬冬在死亡线上挣扎,一家人一筹莫展时,“天上掉下馅饼”,他们遇到了李庆国团队自2014 年1 月发起的专门为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者)免费手术救治的“心佑工程”。 “心佑工程”帮助解决了冬冬医保不能报销的近7万元治疗费用。 李庆国团队的“心佑工程”不仅修复了冬冬破损的心,挽救了冬冬的生命,而且也拯救了这个贫困的家庭。这是李庆国团队的“心佑工程”救治的第305 个先心病患儿(者)的生命。 从2014 年1 月至今,6 年多的时间,李庆国团队的“心佑工程”挽救的不仅仅是392条饱受先天性心脏病折磨的生命,更有392个倍受煎熬的贫困家庭。 医路初心,大爱无疆。 我,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从而认识李庆国和他的团队,走进“心佑工程”的。 “心佑工程”——免费救治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一场穿越中国的医疗扶贫之旅 ?一个医护人员发起的爱心行动 ?医患共谱护佑初心的生命赞歌 ?2014年至今—— ?挽救405条饱受先天性心脏病折磨的鲜活生命 ?温暖405个备受煎熬的贫困家庭 ?行走新疆、西藏、青海、陕西、安徽、江苏等地,在全国为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开展“修心”行动 ?谨以此书献给在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为健康扶贫做出贡献的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