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紫禁城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39
折扣购买: 宫女谈往录
ISBN: 9787513400152
她说着说着抿嘴一笑,这是很少见的动作。她开心地说: “以后我也学坏了,学会了放刁,不管使的、用的,谁不给我预备好 ,我就借着老太后的牌位说事。一吓唬,他们就乖乖地伺候差事。” 这大概是她年轻时很得意的事,现在回想起来还忍不住笑吟吟的。 “火纸,现在市面上也多年不见了。它比小学生写仿影的纸(指元书纸 )色深一点,也粗糙一些,恰好一张搓一个纸眉子,上宽下窄。” 这时她的精神来了,夸耀着说: “搓纸眉子可是个细心的活。搓紧了,灭火;搓松了,火冒火苗子点 不着烟,最容易洒火星子,真吓人。前几个月都是姑姑把着手教,就怕在 这一关出漏子。还有,这时候已经有火柴了,可我们不敢用,怕火柴放炮 ,出了乱子。我前后七八年伺候老太后,从来没出过错,说句良心话,真 得感谢姑姑。 “顺便我再说说烟丝。烟丝是南方来的,分到我手的是像现在洗衣服 肥皂那样大的长方形的小包,一律用青绿色的纸包着,也许因为是青绿色 纸包的缘故,所以叫‘青条’,我这是瞎猜。” 她津津有味地谈着。 “烟丝比现在的纸烟丝长,有一股香味。这种烟丝如果潮一点,灭火 ;如果发干,呛人。所以侍弄起来比较麻烦,潮了不能晒,必须晾。晾的 时候,要在太阳晒不着而又烤得到的地方。这种火候非姑姑亲手教是不能 学到的。” 她得到姑姑的亲传,提到什么都把姑姑摆在前面。正像小孩子把老师 摆在前面一样。 “水烟袋也不是您在古玩铺里看到的那样,烟管特别长,叫鹤腿烟袋 。我托着水烟袋,如果老太后坐在炕上,我就必须跪下,把烟管送到老太 后嘴里,老太后根本不用手拿,就这个送烟的火候最难掌握。烟锅是两个 ,事先(前十来分钟)把烟装好,吸一锅换一锅。” 她笑着对我说:“这回该劳您的驾了。” 我也笑着说:“我真没这么大福气,现在已经浑身发烧了。” 她说: “我是站在老太后左手边的人,站在右边的宫女是敬茶的。我们站的 距离,大约离着老太后两块方砖左右。” 她摆开架式站在我的左前方,头微微地低着,两只眼睛不许乱看,要 看着对面人的裤脚。她说: “老太后随便坐着,轻轻地用眼一看我,我就知道要用烟了,于是拿 出火镰,把火石、蒲绒安排好,转过脸去(务必背过身子去),将火石用火 镰轻轻一划,火绒燃着后贴在纸眉子上,用嘴一吹,把火眉子的火倒冲下 拿着,轻轻地用手一拢,转回身来,这再用单手捧起烟袋,送到老太后嘴 前边约一寸来远,等候老太后伸嘴来含。当老太后嘴已经含上烟筒了,这 时就要把纸眉子放在左手下垂,用左手拢着。伺候太后吸完一袋烟后,把 烟锅拿下来,换上另一个。这就是我伺候老太后吸烟的大致情形。” 她连说带表演,足足耽误她好多时间。须知道,她是靠作针线活来维 持生计的,我真有些不忍心了。 她兴犹未尽地说: “姑姑再三地告诉我们,老太后最讨厌人在前面挡着她的眼,所以敬 烟、敬茶一定要在侧面递上去。有事在老太后屋出来进去时,一定要侧着 身子屈着脚尖走,走路不能脚后跟擦地,更不能把屁股整个对着人,要轻 轻地退着走,躬着身子。但不可猫着腰走,像罪犯似的,多难看啊!” 她慢慢地喝口茶,我也由她床上下来,替她添添火,说:“今天累您 了,让我搅得您半天没做活,您不要出屋啦,回头我由街上给您带点菜来 !”P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