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好好说话: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作者: 王维 著
出版社: 吉林美术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11.80
折扣购买: 好好说话: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ISBN: 9787557528027

作者简介

王维,80后草根创业者,软件工程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课程班研究生,中国实践教育产学研创新平台创始人,中国青年博士联盟联合创始人,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国家注册项目管理工程师,香港费迪亚商学院委员会特邀顾问,南京市点滴阳光公益之家创始人,南京市建邺区平安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北京育龙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好好说话:别输在不会表达上》旨在帮助有梦想的年轻人提升表达技巧,增强社交能力,并能从中得到启示,在人生路上以智慧取胜,以思维取胜!

内容简介

把话说好,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表达 一个人能否把话说得恰到好处,与说话的基本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掌握好说话的基本功,说出来的效果就不好,听者不会完全理解你所说的话,你的表达自然也就前功尽弃。所以,要想把话说好,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必须掌握说话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在与人交谈时做到清晰明了、准确无误。 话多不如话少,简洁精练才是王道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走进一家商店后,总会有售货员面带微笑热情地迎上来,主动向你介绍某款新产品。对方的表达很专业,说话很流畅,从产品的性能优势到结构特点,从产品的价格优惠到售后服务,都娓娓道来。 对方连珠炮似的表达,让你插不上嘴。他“热情的演讲”使你心烦意乱,浇灭了你的购买欲望,此时你满脑子想的是如何“逃”出这家店。当然,有可能你还想买这件商品,但绝不会从这位话多的售货员那里购买。 可见,冗长的语言并不见得能将问题说清楚,简洁的语言往往更有效果,即使是据理力争也应抓住关键,简明干脆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去。 晓磊下班路上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回到家后立即兴奋地告诉老婆:“刚才路上出车祸了!”他老婆听到后立即停下手中的吸尘器,问道:“什么情况?严重吗?” 于是,晓磊开始绘声绘色地描绘起来:“是一辆奥迪撞上了一个骑电动车的老头儿。那老头儿是接放学回家的孙女,横穿马路的时候被奥迪撞上了。开奥迪的是个女的,长得还挺漂亮的,可惜车技太烂了,人品也不怎么好,撞了人连一句道歉都没有,还挺傲慢的样子……” 这个时候,晓磊的老婆已经打开了吸尘器继续打扫卫生了。晓磊有些不高兴,说:“我正和你说话呢,你怎么也不注意听?!” “我这不听着呢吗!” “吸尘器声音那么大,你怎么听得见啊?” “听不听得见也没有关系啊!反正你说的也不重要。我可不想听你在那夸别的女人漂亮不漂亮,你只要告诉我车祸的结果是什么就好了。” “哦,幸亏奥迪及时刹车,那老头儿摔了一下,并不严重。” “你看!多简单的一句话,你说了那么半天,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听你说那些废话!” 晓磊老婆的话实际上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有时候,我们只想听结果,对方啰里啰唆说了一大串详细的过程,听了半天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有时候,我们只想知道问题的关键,对方却“旁征博引”说了一大堆,我们甚至听得更糊涂了。 会说话的人都知道说话的目的只有两个:告诉和说服。只要要点突出,说话越简洁越好;过于冗长的描述,容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如果你像晓磊那样,花费很长时间才说到重点,甚至说着说着跑了题,即使对方不像晓磊的老婆那样放弃倾听,也会因为听不到重点而开始眼神涣散。少说一点,突出要点,这样,对方才会记住你说的话。否则,你说再多也只能是“废话”。 某单位要精简人员,领导的两位司机需要裁掉一个。竞争上岗,是两位司机必须面临的抉择。第一位司机在领导面前说了10多分钟自己的优点,最后还补充道:“如果我还能继续开车,一定把车清洗得干干净净,出车时遵守交通规则,保证领导的安全,另外,绝不私自开车……”第二位司机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结束了。他是这样说的:“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以后,我开车时一直遵守着三条原则:第一,听得,说不得;第二,吃得,喝不得;第三,开得,使不得。” 这三条原则短小精悍,说到了领导心坎里。在领导心中,这个司机最为合适。首先,“听得,说不得”指的是,领导坐在车内通常要研究、交代一些工作,在没有正式公布之前,属于保密的范畴,司机听到后,就不能说,说出来就是泄密;其次,“吃得,喝不得”指的是,司机要经常随领导参加一些饭局,酒桌上只吃饭,绝不喝酒,从而保证领导的生命安全;最后,“开得,使不得”指的是,单位的车是专门服务于领导,领导不用车时,绝不为了自己的私事把车开出去。 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的时间观念强,简洁精练的说话方式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那么,我们在说话时如何做到简洁精练呢? 1.抓住关键,长话短说 抓住要点,长话短说,不讲空话,不无的放矢,不重复别人已讲过的或众所周知的俗套内容,是赢得听众的谋略。冗长的说教,满嘴的陈词滥调,没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发言,只能引起听者的烦躁和厌倦。 德国著名诗人、戏剧家贝托尔·布莱希特非常讨厌那些冗长单调而没有实际意义的会议。 有一次,有人邀请他参加一个会议,他不想参加,就婉言谢绝了。哪知主办方不肯罢休,想方设法邀请他。后来,主办方找到了他最好的朋友,碍于朋友的面子,布莱希特终于答应。开会那天,布莱希特准时到达现场,悄悄坐在最后一排。工作人员看到后,硬是把他请到主席台上就座。 会议正式开始前,主办人讲了一大堆的贺词,布莱希特听着极不舒服。还好,主办人终于讲完了,并热情洋溢地宣布道:“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布莱希特先生,现在请他为大会致开幕词!” 布莱希特站起身子,走到台前。到会的记者们纷纷掏出笔和小本子,准备记录布莱希特的开幕词。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布莱希特的致辞很简单,仅讲了“我宣布,会议现在开始”这样一句话。 台下的听众愣了3秒钟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布莱希特简短的开幕词为什么能赢得掌声呢?原因很简单,大家是来参加会议的,不是来听开幕词的。布莱希特简短的开幕词,说出了大家内心的想法。所以,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抓住要点,废话尽量不说或少说,这样听众才不会烦你。 当然使用这一方法,要针对特定的对象,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如果对方和你不熟悉,你张口就直奔主题,会给人一种唐突的感觉,交谈效果可能无法达到预期。通常而言,这种方式适用于相互比较熟悉的人。 2.话题集中,话语简明 语言表达具有时间性,不同的时间段,对讲话的要求有所不同。时间充足,话题可以相对宽泛些,语气可以相对舒缓一些;时间紧迫,话题需要集中,话语需要简明扼要。如果不顾忌时间的长短,盲目交谈,必定会影响谈话的质量。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讲话时,非常注重时间的长短。他未就任总统前,曾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经常出席集会发表演说。 有一次,他在集会上的发言排在最后,由于前面几位演讲者占用的时间太长,轮到他发言时,时间已经不多了。艾森豪威尔发现,听众已经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于是他舍弃了先前准备好的演讲内容,用简短的话语进行演讲,他说:“每一篇演说,无论是书面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需要标点符号。今天晚上,我就是标点符号中的句号。” 艾森豪威尔话音刚落,台下的听众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后,艾森豪威尔说:“这是我最为成功的一次演讲。” 听众给艾森豪威尔鼓掌,他自我感觉非常成功,都是有道理的。由于时间有限,听众又有些不耐烦了,如果长篇大论,很难让人接受。艾森豪威尔的演讲,具有多重意义:既对前面演讲人的进行肯定,又完成了自己的演讲任务,同时还节省了时间,赢得了听众的好感。 要想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简洁,就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你说出的话才能准确、精辟、有力度。同时,要尽可能多掌握一些词语,这样在需要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词穷”而无法准确表达。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删繁就简”,把复杂的话简单地表达出来。 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不得体的话,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因此,能否把握说话的技巧,对其人生成败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