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下访碑录(平谷卷)
作者简介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是一座陈列北京地区石刻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五塔寺村。石刻博物馆的露天陈列分为8个展区,展出历代石刻文物计500多种,加上库藏的历代石刻,共计1000余种。代表性的有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柱及石阙构件、北朝造象、唐明降历代墓志、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学及法贴和名家书法刻石等,展示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石刻文化发展情况,再现了人类文明。
内容简介
"螭头 清代 (1644— 1911) 。 白色大理石质 。残长 44 厘米 , 宽 15 厘米 , 高 14 厘米 。龙头前伸 , 吻部稍昂 。上唇明显长于下唇 , 闭合其口 , 两侧獠牙外 露 。"" 虾眼"" 圆睁 , 眉头紧锁 , 眉骨突出 。发饰卷曲 , 鳍饰剑挺 。原为南独 乐河镇南山村龙泉寺石构件 , 怀疑为当时大殿月台附属之排水螭头之一 。现 存平谷区文物管理所。" 北京作为都城,石刻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其丰富多彩的样式也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有涉及帝王的石刻,不仅有他们的墓碑、功德碑,还有他们的敕赐碑、诰封碑、圣旨碑、敕建碑等,这些碑刻为其他地区所罕见,一般体量很大,选材上要求较高。碑刻上的龙、凤、仙鹤、麒麟、狮子、天马、莲花、牡丹、海水江崖等纹饰都有一定的法式。有反映个人生平事迹的墓碑、墓志,有涉及人、事众多的记事碑、坛庙碑、会馆碑,有记录科考办学的儒学碑、进士题名碑,有反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内容的石刻,还有治蝗、记录灾异、修桥补路等涉及民生的石刻。这些古代石雕、石刻包含政治、民族、经济、文化、科技、农业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一股潮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