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2(1980-2000通商和贸易政策)
作者简介
阿部武司,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东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曾经任教于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筑波大学社会科学系。;.;隶属于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为编纂本系列丛书专门成立
内容简介
中文版序言(节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方晋/文 日本是实施产业政策较为典型的国家,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在不同时期,日本制定了不同的产业政策,明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复兴、发展和高速增长。长期以来,日本产业政策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也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政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995年,由原国家计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出版的《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1945-1979)》曾在我国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日本社会经济环境至少发生了四次重大变化,分别是:国内宏观经济变化、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重视市场和财政重建以及保护环境的国际舆论升温,给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带来了非常巨大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变革。为准确、客观地记录这一时期通商产业政策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后续结果,2013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经济产业研究所编著了《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1980-2000)》,该丛书共12卷,包括总论,通商与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物流政策,投资、环境与安全生产政策,基础产业政策,机械电子产业政策,消费品产业政策,产业技术政策,能源资源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内容。该丛书重点回顾了1980-2000年日本经济的发展及产业政策转型过程,分析了政策主要内容及对产业的影响,并对政策实行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 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与20世纪80年代后的日本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作为《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1945-1979)》的姊妹篇系列,《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1980-2000)》将有助于中国各界全面了解这一时期日本各项产业政策的具体实施,对于探讨中国产业政策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设立并领导的、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型基金会,宗旨是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委托和指导下,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1980-2000)》丛书的翻译工作。我们希望,本丛书能为中国各界了解日本通商产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980-2000年,正值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过渡期,和中国目前的情形相似。因此,这期间日本所采用的产业等相关政策,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