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客家(走近一个桃花源)

东山客家(走近一个桃花源)
作者: 肖平|责编:蒋雪梅
出版社: 成都时代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东山客家(走近一个桃花源)
ISBN: 9787546424347

作者简介

肖平,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历史、考古、民俗、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创作。曾供职于成都图书馆。主要著作有《古蜀文明与三星堆文化》《成都的故事》《成都物语》等22余部著作。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发现“土广东” 1946年春,成都华阳县 凉水井(今成都市龙泉驿区 十陵镇双林村)客家人卢光 泉安详地坐在成都的一家茶 馆里,向远道而来的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董 同稣示范客家话的发音情况 。当时中央研究院一批学富 五车的学者因抗日战争爆发 迁入四川,他们引用新的研 究方法,对四川地区的方言 进行了两次系统的研究和调 查。 董同稣注意到,在成都 附近,尤其是城市以东数百 平方公里的浅丘和山地,存 在着一个有别于四川官话的 特殊的语言群体,其发音似 乎跟业已消失的中国古代汉 语发音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这个现象引起了董同稣的 浓厚兴趣。 坐在茶馆旧竹椅上的卢 光泉一边喝着盖碗茶,一边 用标准的客家话诠释着董教 授提及的现代汉语词汇。下 午的时光寂静而悠长,一些 古老的音韵像透过窗缝的阳 光照射进来,使客家人卢光 泉的脸沐浴着一层明亮的光 。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了16 个下午。 1947年,董同稣根据录 音资料整理出名为《华阳凉 水井客家话记音》的长篇论 文,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 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册 ,后又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 科学出版社印行单行本。现 在,当我们回想那16个难忘 的下午,依然能感到在唇齿 和茶香问飘飞的客家方言的 雍容华美。在论文的前言部 分,董同龢提供了关于成都 客家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客家入川的经过在文献 上简直没有什么材料可供参 考。根据他们的族谱以及口 头传说,现在只有三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