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
作者: 巴伦一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76.80
折扣购买: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
ISBN: 9787559616463

作者简介

\\\"巴伦一 自由培训师,现任上海金融学院科技金融研究院特聘教授,200多家全国培训机构、大学特聘老师。从事金融工作40年,曾任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办公室主任、公司业务部总经理、个人金融部总经理、个人金融学院副院长。荣获中国农业银行“十大杰出客户经理”、首届“知识型员工标兵”,“优秀总行级内训师”(连续三届)、“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首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获奖作家等荣誉。出版发行13本营销专著,发表158篇金融论文,研发10大课程体系,共计157门金融业高端课程。15年带领团队直接营销6000亿金融产品。 \\\"

内容简介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信贷经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重要环节,科学设定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把各环节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通过对各节点的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 信贷管理流程是以信贷客户信息与银行内部资源信息为加工对象,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按照一定顺序组合的一系列信贷业务活动。一个完整的信贷管理流程包括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把流程管理理论与安全、稳健、价值、规范的经营文化运用到信贷流程风险管理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与制度安排。银监会颁布的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2号)、《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1号)、《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2号)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银监发〔2009〕71号),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全流程管理”的概念与原则,明确要求贷款人建立有效的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制订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覆盖主要风险点,针对不同的贷款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规范和推动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起点到终点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程管理强调规范化、流程化、持续性和系统化。它摒弃了劳动分工理论所形成的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割裂式的流程模式,强调流程的全局性、统一性、科学性,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流程管理、流程分析时,必须树立纵观全局的意识,考虑每个流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用整体和动态的方法分析与管理流程。其目的在于使流程能够适应行业经营环境,能够体现先进实用的管理思想,能够有效融入公司战略要素,使银行降低成本、缩减时间、提高质量、方便客户,提升综合竞争力。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整体性 由于市场竞争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向集约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需要强调整体性原则。 (二)层次性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比较系统和复杂,一项专业服务往往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这又决定了商业银行信贷流程可以继续分解,信贷流程必须具备层次性。 (三)过程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现全过程监管和全方位控制,从客户与市场需求出发,实现业务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高效化和全方位监控,把管理贯穿于信贷业务的每个岗位、每个人员、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对每个环节的内部操作线路、岗位、职责都有明确规定,进而形成环环相连、环环紧扣、环环制约的过程管理链条。 (四)精细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信贷经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重要环节,科学设定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把各环节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通过对各节点的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 信贷管理流程是以信贷客户信息与银行内部资源信息为加工对象,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按照一定顺序组合的一系列信贷业务活动。一个完整的信贷管理流程包括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把流程管理理论与安全、稳健、价值、规范的经营文化运用到信贷流程风险管理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与制度安排。银监会颁布的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2号)、《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1号)、《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2号)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银监发〔2009〕71号),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全流程管理”的概念与原则,明确要求贷款人建立有效的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制订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覆盖主要风险点,针对不同的贷款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规范和推动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起点到终点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程管理强调规范化、流程化、持续性和系统化。它摒弃了劳动分工理论所形成的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割裂式的流程模式,强调流程的全局性、统一性、科学性,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流程管理、流程分析时,必须树立纵观全局的意识,考虑每个流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用整体和动态的方法分析与管理流程。其目的在于使流程能够适应行业经营环境,能够体现先进实用的管理思想,能够有效融入公司战略要素,使银行降低成本、缩减时间、提高质量、方便客户,提升综合竞争力。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整体性 由于市场竞争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向集约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需要强调整体性原则。 (二)层次性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比较系统和复杂,一项专业服务往往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这又决定了商业银行信贷流程可以继续分解,信贷流程必须具备层次性。 (三)过程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现全过程监管和全方位控制,从客户与市场需求出发,实现业务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高效化和全方位监控,把管理贯穿于信贷业务的每个岗位、每个人员、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对每个环节的内部操作线路、岗位、职责都有明确规定,进而形成环环相连、环环紧扣、环环制约的过程管理链条。 (四)精细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信贷经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重要环节,科学设定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把各环节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通过对各节点的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 信贷管理流程是以信贷客户信息与银行内部资源信息为加工对象,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按照一定顺序组合的一系列信贷业务活动。一个完整的信贷管理流程包括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把流程管理理论与安全、稳健、价值、规范的经营文化运用到信贷流程风险管理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与制度安排。银监会颁布的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2号)、《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1号)、《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2号)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银监发〔2009〕71号),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全流程管理”的概念与原则,明确要求贷款人建立有效的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制订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覆盖主要风险点,针对不同的贷款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规范和推动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起点到终点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程管理强调规范化、流程化、持续性和系统化。它摒弃了劳动分工理论所形成的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割裂式的流程模式,强调流程的全局性、统一性、科学性,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流程管理、流程分析时,必须树立纵观全局的意识,考虑每个流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用整体和动态的方法分析与管理流程。其目的在于使流程能够适应行业经营环境,能够体现先进实用的管理思想,能够有效融入公司战略要素,使银行降低成本、缩减时间、提高质量、方便客户,提升综合竞争力。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整体性 由于市场竞争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向集约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需要强调整体性原则。 (二)层次性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比较系统和复杂,一项专业服务往往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这又决定了商业银行信贷流程可以继续分解,信贷流程必须具备层次性。 (三)过程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现全过程监管和全方位控制,从客户与市场需求出发,实现业务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高效化和全方位监控,把管理贯穿于信贷业务的每个岗位、每个人员、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对每个环节的内部操作线路、岗位、职责都有明确规定,进而形成环环相连、环环紧扣、环环制约的过程管理链条。 (四)精细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信贷经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重要环节,科学设定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把各环节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通过对各节点的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 信贷管理流程是以信贷客户信息与银行内部资源信息为加工对象,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按照一定顺序组合的一系列信贷业务活动。一个完整的信贷管理流程包括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把流程管理理论与安全、稳健、价值、规范的经营文化运用到信贷流程风险管理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与制度安排。银监会颁布的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2号)、《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1号)、《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2号)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银监发〔2009〕71号),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全流程管理”的概念与原则,明确要求贷款人建立有效的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制订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覆盖主要风险点,针对不同的贷款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规范和推动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起点到终点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程管理强调规范化、流程化、持续性和系统化。它摒弃了劳动分工理论所形成的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割裂式的流程模式,强调流程的全局性、统一性、科学性,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流程管理、流程分析时,必须树立纵观全局的意识,考虑每个流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用整体和动态的方法分析与管理流程。其目的在于使流程能够适应行业经营环境,能够体现先进实用的管理思想,能够有效融入公司战略要素,使银行降低成本、缩减时间、提高质量、方便客户,提升综合竞争力。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整体性 由于市场竞争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向集约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需要强调整体性原则。 (二)层次性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比较系统和复杂,一项专业服务往往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这又决定了商业银行信贷流程可以继续分解,信贷流程必须具备层次性。 (三)过程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现全过程监管和全方位控制,从客户与市场需求出发,实现业务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高效化和全方位监控,把管理贯穿于信贷业务的每个岗位、每个人员、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对每个环节的内部操作线路、岗位、职责都有明确规定,进而形成环环相连、环环紧扣、环环制约的过程管理链条。 (四)精细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信贷经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重要环节,科学设定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把各环节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通过对各节点的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 信贷管理流程是以信贷客户信息与银行内部资源信息为加工对象,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按照一定顺序组合的一系列信贷业务活动。一个完整的信贷管理流程包括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把流程管理理论与安全、稳健、价值、规范的经营文化运用到信贷流程风险管理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与制度安排。银监会颁布的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9年第2号)、《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1号)、《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2号)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银监发〔2009〕71号),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信贷“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全流程管理”的概念与原则,明确要求贷款人建立有效的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制订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覆盖主要风险点,针对不同的贷款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规范和推动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起点到终点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程管理强调规范化、流程化、持续性和系统化。它摒弃了劳动分工理论所形成的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割裂式的流程模式,强调流程的全局性、统一性、科学性,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流程管理、流程分析时,必须树立纵观全局的意识,考虑每个流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用整体和动态的方法分析与管理流程。其目的在于使流程能够适应行业经营环境,能够体现先进实用的管理思想,能够有效融入公司战略要素,使银行降低成本、缩减时间、提高质量、方便客户,提升综合竞争力。 \\\"1.作者在全国商业银行、政策银行、银行业协会、大型客户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中拥有大量粉丝,学员自称巴老师的“巴粉”“糍巴”“爱巴”“锅巴”等,视巴老师为“偶像”、人生目标。 2. 本书扬弃了在我国流行数十年的信贷“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再造了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新流程,并附录示范操作模板。 研读本书,可系统全面地掌握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新方法与新技能,直接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极大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水平,迅速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营销与管理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