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痕
作者简介
周兴青,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现于南京从事教育工作。《文言文阅读高效训练88篇(七年级)》编委,《2016高考满分作文特快传递》副主编,《2017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七年级bu编版)》编委,《2018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七—九年级bu编版)》编委。
内容简介
1. 生活的qiang指着我的时候 生活的qiang指着我的时候 是文字替我挡了zidan 我茫然地看着一个个跟帖 像对着一面模糊的镜子 里面打着鼾的文字 怎么叫嚣,都吵不醒 沉睡吧,请安息 那是替我挡下的zidan 化成的春泥 偶尔有几滴掉落的 清明的泪 方块字就开花了 心中有淤泥,文字帮我清理;生活有压力, 文字帮我纾解。当沉重变得风轻云淡后,回头再 看文字,它们成了无关痛痒的路痕,文字帮我记 忆生活。 朋友中也有喜欢文字的,每当我用文字把内 心或潮湿或黯淡的一面掀开来的时候,总有评论, 夸赞它们,优美或动情,质朴或真实。但是,文 字背后我跟自己较着的那股劲仍在。它们缓慢地 治疗着我,治愈后,我再看这些文字,它记录的 生活,像泪水浇灌后,开出的娇艳的花。 2. 我的六月 如果你看见一辆奔跑的自行车 那是,我的六月 如果你看见一杯泡散的菊花茶 那是,我的六月 如果你听见撕碎挂历的钟声 那是,我的六月 如果你听见糖浆瓶子里响起了咳嗽 那是,我的六月 我的六月,三十九度 如果,你看见,或听见 请把它完好无损地带给我 我需要灼烧 这宽阔无边的荒原 那一年,我初中毕业,中考作文《六月的翅 膀》被阅卷老师抄下,投稿到了县城的《寿州报》, 巧的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就是那位阅卷老师。 那一年,我高四。寿县城不大,妈妈陪读, 我们住在城北,学校在城西。我每天骑自行车, 两只脚像风火轮一样转,车子速度快极了,古城 的老街横竖贯通,而我像风一样地斜过。 高四的日子,还有日记、咳嗽、心中执着而 热烈的大学梦……像发烧一样,三十九度。 而如今,我还在文字的道路上摸索,只是心 中多了许许多多的淡漠。就像荒原,需要灼烧。 4. 童年昨夜来看我了 她扯了扯我的衣袖 摸摸我依然修长的手指 和手指间流出的诗 泪湿了脸,不说话 然后走了出去 她的褂襟前短后长 我追上去 在一条黑漆漆的柏油路上 她拎出中秋的火把 甩起来,火星四溅 滚烫的视感 迫使我睁开眼睛 室内寂静如初 隔着玻璃 我看到一轮圆月 你啊,以前你往地上看 现在你往天上看 几乎没有小时候的照片,所以记忆里闪过的 镜头,就像胶片一样。记得那时候的八月十五, 从街头拎着火把,一直沿着马路走,看火星四射, 看火团簇簇,兴奋的小脸被映得通红。如今,马 路上来往的车辆多,孩子们也少玩这风俗味极浓 的游戏。我开始在中秋望月,不管它是皎洁的, 还是清冷的,我都要抬头仰望。而现在的生活, 越来越努力去够比自己高很多的东西,够得久了, 竟忘记低头看看,或回头看看。 8. 烫发 头上的卷棒像楼梯 多久,我没有上上下下了 夜已深 镜子里模糊的人 和钟点一样,懒散、粗粝 确是幸运——我不需要 前进或是回头,在即临的终点 别人告诉我,你该在哪里 该以什么样子在那里 不动脑筋的时候 我的头发一下子多了 收工 我是免费的作品 那年春节前,给一个孩子上课,她家是开理 发店的,在大行宫附近的科巷。下了课,她把我 邀请到店里做头发,那是我最放松的一次,不需 要考虑自己将被改造成什么样子,不需要考虑选 什么价位的产品,不需要惧惮城市里通透的灯光 将自己打回懒散的原形。去了眼镜,镜子里的自 己模糊着,直到大功告成,才发现挺美,我是免 费的优秀的作品。那一次,唯一一次,做完头发, 闻不到药水味。 14. 二三月,夜晚 日子碎了 不成形的睡眠 在上面浮着 那些夜晚,睡得迷迷糊糊,知道了睡梦的不 安,来自白天的焦灼,也隐约体会到了辗转反侧, 失眠的感觉。夜和梦,都是越沉越好。 ※“生活的qiang指着我的时候,是文字替我挡了zidan。”正如作者所言,她的文字,充满的属于她的特殊力量。 ※ “爱与自然”是一个平凡的话题,也是贯穿在人们生命中的永恒话题。作者用极具个人风格的语言和思考,探讨这一话题,倾诉对家庭、社会、对日常物质生活的欢喜和眷恋。相信读完作者的文字,你会为此陶醉、痴迷,会感受到文字奇妙和蓬勃的生命力。